重生之害人不浅(110)

之所以要利用她,盖因全天下都知道那布局之人是牛鬼蛇神,不安好心。

比被人利用更糟心的事,莫过于被敌人利用,亲手搞掉了盟友。王夕月心情十分糟糕。

可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只能安安分分的蛰伏下来,免得惹火烧身。

叛贼头目化名“梁孟庸”,寄居在卢家,甚至曾指点卢毅学问的消息,很快便在朝野间传扬开来。这阵子卢毅的处境也十分艰难。他倒还知道上书申辩,可惜申辩的表奏递到内中,便再无消息。三月里,终于有人拿此事弹劾他,劝谏苏秉正追根究底,莫要纵容乱党余孽。

苏秉正照旧留中,将此事暂压下来。他固然对阿客心存意气,一时压抑不住便发泄了出来,可整件事里究竟几分可信几分构陷,所针对的又是谁,他心底都有数。王夕月尚且厌憎为人算计胁持,何况是他?他不动声色,不过是因为真的被刺疼了,兼有些疑点尚未查清,故而看那小丑跳梁也懒做理会罢了。

然而阿客被软禁在含水殿里,本身也是一种表态。便有人不能揣摩他的心意,反而变本加厉的营造起声势来攻击卢毅。甚至有人点明卢毅与废太子余党勾结,意图不轨,更有人旁敲侧击的提及了卢德音,终于令苏秉正忍无可忍。

他便在杜夫子为他讲经时,问到废太子苏晋安与先帝间的往事。杜夫子倡儒尚礼,对先帝杀兄夺位之事一直深以为憾,听出他对苏晋安的同情来,自然不失时机的就要替废太子讲几句话。苏秉正便也说起,“先帝临终前曾与朕说起,他梦见废太子孤魂野鬼游荡在旷野里,醒来心里便十分难受。”杜夫子便道,“先帝圣仁,陛下该为他弥补憾事。”

话到了这一步,自然就要提及追封废太子之事。苏秉正便也光明正大的访查苏秉良的下落,自然有人替他查明,苏秉良隐姓埋名在深山老林耕种为生,可惜早几年便已染疾去世,并未留下后代。只有几件遗物为证。

苏秉正便将他风光改葬。他秉性乖戾凉薄,真狠起来,对自己也不手软。直接甩出消息去,想过继子嗣给苏秉良,延续苏晋安一脉的香火。他只有三个儿子。三郎是皇后所出,断不可能被过继,余下苏晟与苏显,外祖父都是政事堂的党魁。过继哪个都有一群人要伤筋动骨,另一群人喜闻乐见。一时朝野震动。

幸而萧镝深明大义,没趁机给高平侯一脉落井下石,极力劝说苏秉正自宗室子弟中挑选品行忠良仁厚者。

经此一时,高平侯一系终于稍稍消停下去。再无人敢提及卢毅一事。

毓秀宫。

周明艳发狂砸碎了殿内一切陈设。身上纱衣倾颓,发髻凌乱。忽而在镜中望见自己的模样,她踩在断瓷碎玉间骤然失去力量,扶着雕栏缓缓滑坐在地上。就那么怔愣了许久。

宫人们不敢近前,却又不能不近前,互相低语着,推诿着。

那窃窃私语的声音传进周明艳的耳中,越显的她像个人人厌憎的孤家寡人

她恨苏秉正——可这恨意也头一次让她这么疲惫。她甚至怀疑自己恨这个男人做什么,他的心里从来都没有她。甚至连他们的儿子,他也许都从来没认真当作“他们”的儿子。他的心里就只有那个该死的老女人和她留下来的野种罢了。

天知道,当她得知卢德音与苏秉良有私情时,她有多么的震惊。可震惊的背后,是更强烈的幸灾乐祸,她简直想仰天长笑,指着苏秉正的鼻子骂,你活该。但其实那个时候她就该绝望了。你看苏秉正宁肯爱个这么对他的女人,也不肯爱她。

她只是不甘心罢了。她忍不住就想去揭他的伤疤,教训他身旁的女人,令他们比她还难过。可她忘了,苏秉正反手便能将她给的痛楚十倍砸回来,他对她从来都不手软的。

她总算还不糊涂。知道苏秉正不动手处置卢毅,显然是发现了什么疑点,还不到她能放任自己消沉的时候。

苏秉正要恶心周明艳,向来是不厌做全套的。这一日下了朝,他便摆驾景明宫,令王夕月陪伴赏春。

已过了上巳节,春水生绿,百花初绽。王夕月本就是香草美人的定位,她院子自然收拾得尤其宜景宜情,入目葳蕤,风里都沁着香。她便在庭院里设了筵席,亲自抚琴为苏秉正助兴。

苏秉正无可无不可。他与后宫诸人素来都没太多话说,在院子里听听曲子喝喝酒反而更能打发时间。

只是春风熏人欲睡,他喝着酒,神思便渐渐的就飘远。那琴声穿花渡水,渐渐就化作纷纷扬扬的梅花雪。他就记起那年阿客在灯下信手拨弦,病骨支离,却又淡泊平静。花架上新折的梅花寂静飘落在她发间、指上。他抬手欲为她拂去,眼前忽而就起了蒙蒙水雾,沉碧亭如云间孤岛,梅花落的曲子在云雾间飘散,阿客远远的抬眸望他,又似叹息般垂下头去。

茂林修竹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