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害人不浅(27)

苏秉正随手翻了翻,就放在了一边。

当天过了晌午,乾德殿就有苏秉正的口谕传回少府:请罪表他收下了。既然已诚心悔过,想必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这一次且这么揭过。日后敢再怠慢愚弄,就别怪他暴虐无情了。

随即,少府一系列人事变动、责任追罚也终于确定下来。该罢官的罢官,该贬谪的贬谪,该罚俸的罚俸。倒也不算太大的动作,相比于当日苏秉正的怒火,这结局还是让少府监长松一口气的。

卢毅觉得很懵懂——他写完了请罪折子就回家睡觉了,留一群各怀心事的人惴惴不安的等待转机。自然也就不明白他下午去官衙问报道流程时,迎接他的一张张友好的脸所谓何来。还在想这也太热情了吧……跟他想象中的官场截然不同,真有些无所适从啊。

“卢大人高才……”“一本就结案了……”“多亏了卢大人啊……”

卢毅:“哪里哪里……”

心道:他们在说什么啊……难道是昨天熬夜写的请罪表?少府干的都是什么事,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啊?难道每天的正事就是因为没该皇子选对奶妈请罪?不是掌管山海地泽税负、御用百物百工兼钱币鼓铸事物的吗?难道不是很庞大、重要、严谨的机构吗?怎么看着这么像禄蠹米虫啊!

不过他的清闲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皇帝的态度摆得这么鲜明了,少府监又不是真的昏聩老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自然要迎合上意,栽培卢毅。

——确实如卢毅所想的,少府不是什么清闲的机构。

卢毅入京一事,卢佳音是从采白口中听到的。

“还没上任呢,就先写了道请罪折子。”采白说着,脸上就浮现出笑意来。对这位范阳卢氏未来的宗主,采白也是天生就存了一份好奇和好感。她比卢德音年长许多,自小在卢家长大,受夫人所托照料卢德音。随卢德音入晋国公府事已十六岁。对范阳卢氏的感情只怕比卢德音还深些,“听陛下的意思,写得很好。不愧是进士出身。”

卢佳音反倒没有太深的感触——毕竟她甚至没有见过卢毅,对其人其事也知之甚少。

当年她也曾打听过卢佳音一家——范阳卢氏幸存的支脉并不多,且大都远在江南辽东,回迁的很少。世人又多有冒充,她失望得多了。难得遇到一系存了家谱的,看着有望,她调查得便也格外用心。只是并没有专门针对卢毅。只知道他是卢佳音的长兄,在乡间颇有些才名,尚未娶亲。

“文章事,也确实难不到阿兄。”卢佳音笑答道。

“文章便是大事!”采白说道,“能得陛下赏识,可见是极好的。陛下是有见识的。”

卢佳音只笑着,她没享受过有兄长的人生,还真不知道这个时候该怎么表现得与有荣焉,“说起来也有两年多没见阿兄了,也不知他现在是什么模样。”

采白含笑望着她,“说不定很快就能见到了……”又道,“不知娶得是哪家的闺秀?”

“两年前,是没有娶亲的,如今就不知道了。”

宫里消息闭塞,确实送不进来。

采白存了心事。

苏秉正处置完一天政务,宅在殿里逗弄孩子,听着采白和卢佳音的闲聊。感到十分松懈。但显然没有为她们解疑答惑的善心。

——读书人年二十三四尚未娶亲的,虽然不多,却也不罕见。

尤其卢佳音家中虽号称是范阳卢氏的旁支,家底却并不丰厚。要娶得称心,就更不容易。往往便要走这么一条路——一门心思读书,且等到一举高中那天。春风得意身价倍增时,自然有京中权贵们看中新进士的前途,备好丰厚嫁妆将掌上明珠下嫁。

说是下嫁,其实也是一种投资。如果不被看好,这条路也是走不通的。

……是以当初卢德音打听时,卢毅没娶亲。如今中进士都一年半了,也还没娶亲。

但他这次入京,只怕想不成亲也难了。

苏秉正也很想看看,卢毅会结一门什么样的亲。

正文 14立足(三)

卢毅完全没打算成亲。

也不是不想,而是怎么想都着急不来——如今还在国丧中,民间三个月不许嫁娶,当官则一年不许嫁娶宴乐。且他承袭的是成国公的爵位,谱牒上论皇后是他的阿姊,实际上是卢家的守灶女,他合该为她守期年之孝。若脸皮厚点也许就得守三年了。怎么算,一年之内他都娶不着老婆。

但旁人可不是这么看他的。

且不论他是卢家的宗主,三皇子——也是嫡长皇子的便宜舅舅,好歹他身上还带着国公的爵位呢。且他资历浅,是骤然富贵,想必娶亲的门槛也不会太高……是以如今京中攀不上真正的名门世家的二流门第,都在打他的主意。

茂林修竹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