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盲”的穿越(16)

百姓们见镇南王动作特别且表情愉悦,在一呼百应之下,不约而同的朝他举起中指。

而贾笑笑被接踵而来的清水一轮接一轮的狂泼洒着,浑然不知自己在一时冲动下,引起一场骇人听闻的全民对骂运动。

————此时,混杂在傣族百姓中的几个人,鬼鬼祟祟的挤出人群,趁着人潮人海的混乱离开“云地城”————

这一行人自静玄峰回京城便开始尾随,民族属傣族,四年前,年仅十九岁的静玄峰率十万大军一举攻破此城池,而国王在与静玄峰率领的大军中交战时,不幸在乱箭中身亡,傣家王朝顷刻颠覆,静玄峰入城后不但未欺辱傣族人民,还减轻了朝廷向百姓征收的各项赋税,静玄峰命令全体士兵入城后不得滥杀无辜,而且城中所有俘虏,若想离开者,绝不阻拦。战争对穷苦百姓而言犹如灭顶之灾,而他们只是想平平安安的过一生,更不愿离开这片久居的熟悉家园,所以,静玄峰此宽宏大量之举获得各个少数民族赞同,而四年后,静玄峰已将云地城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成为本朝唯一一处无乞丐的富足城池。

不过,自傣氏王族灭亡后,还是有一大部分傣族百姓不愿俯首称臣,而这部分人跟随新上任的国王离开家园,虽心有不甘,但朝廷军力强大无力抵抗,被迫割地,迁徙至周边领土自立为王——封土,“西龙国”

西龙国,在新一任国王——西鹏汀伦的率领下,用四年的世间重建家园、重组军队,短短几年间,再次成为朝廷不可小视的新一派敌对势力。

二十四岁的年轻国王西鹏汀伦生有一副温润如玉的柔和面孔,而坚实的小麦色肌肤彰显了十足活力,他有睿智机敏的头脑,在人前话不多,不过,好似大小事宜已在运筹帷幄之中。

大臣西里毕恭毕敬行礼,“国王,据密探来报,静玄峰已携新婚妻子回到云地城,百姓呼声依旧高涨,而静玄峰一路上与新婚妻子形影不离,看似感情甚好”

西鹏汀伦蹲在花圃中翻铲着泥土,手指一顿……静玄峰的弱点终于来了,他随之不急不缓的命令道,“很好,按原计划执行”

“是,我尊贵的王”待大臣离去,西鹏汀伦掸掸指尖的尘土缓缓起身,目光落在云地城的放下,温柔的目光中掠过一丝势在必得的寒意。

===============================

作者有话要说:丫头们,七夕快乐╭(╯3╰)╮

==========================================

百度大叔帮咱们回顾一下——【七夕的由来】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红杏”为何不出墙?

当猛烈的泼水欢送会终于走完时,贾笑笑浑身上下早已湿得浸透,嘀嘀嗒嗒如下小雨似的散落一地,不过云地城气候炎热,倒是挺凉快的,她这么安慰自己。

小孩你过来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