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扶摇录(190)

而且明朝中后期娶妻都非常现实,首先看的是“嫁资厚薄”,娶有钱的老婆成为普遍状况,然而在以前的朝代,娶妻重利是要被唾弃的。(有具体出处)

我文案上写着免考据,我也没有以考据为卖点,但是大家跟我心平气和地讨论,我是非常欢迎的,不过希望不要对古言矫枉过正,在xxx电视剧,在xxx言情里看到的……这个不算考据,这个不能作为例子和依据。有具体出处的论点,更让人信服!

作者能力有限,写文会犯错,但态度端正,我真的出现失误了就改,没有就不改。

我不保证以后不会遇到我的知识盲区,能够包容的读者我非常感谢,接受不了的读者直接弃文就行,不必通知作者。

我能力有限,宅斗文对我而言实在费劲,但这本都已经写了,就会好好写完,希望这次能少受点打击,十分感谢。[合掌]

第91章

望仙楼的店小二去取了几盏四角平头白纱灯过来,这是专为灯谜而制的灯,上边贴着大红的纸条,很是吉利喜庆,但没有走马灯那么jīng巧好看。

沈大接了灯,拿到桌子上摆着,小二又送了笔墨纸砚和诗筒进来。

在座的都去揭灯谜,沈清月没去,只站在沈清舟身旁看着。

沈大取了一张下来,念道:“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层làng,入竹万竿斜。你们猜猜,是个什么物?”

沈正章猜的快,他只笑了一下,没抢着说话,等其他人猜。

大太太和二太太皱着眉没琢磨出来,沈清慧更是没个头绪,她不耐烦道:“怎么挑了这么难的。”

沈大道:“这还只是初等灯谜,真正难的还在更晚的时候。”

现在放出来的灯谜,是给普通游人凑热闹玩儿的,要夺彩头,还要等到这些灯谜都猜完了,真正会猜灯谜的人,才有资格去比。

那时候会有读书人结伴去猜,文人相争,才真的是热闹好玩。若表现得突出,于名声大有益处。

对于读书人而言,声望是很要紧的事,他们平常广jiāo朋友四处jiāo游,为的就是积攒声望。今年正好又遇上新科,明年开chūn就是会试,这样的好机会,落榜和上榜的读书人,都不会错过。

沈清慧猜不出来,她又很想知道,就问沈大:“大哥,这谜底是什么?”

沈大笑问沈正章道:“老二你猜出来没有?”

沈正章笑道:“先叫嫂子和妹妹们猜。”

沈大便看向妻子和他的妹妹们。

沈清慧等的不耐烦了,就道:“大哥你就别卖关子了,我们都猜不出来,你快说。”

沈清舟是不爱抢风头的,沈清慧都这样说了,她更闭紧了嘴巴。

沈大道:“你别着急啊,你也叫其他妹妹们也猜猜。”

沈清慧扭头就问沈清妍,道:“妍姐儿,舟姐儿,你们快你猜。”

沈清妍和沈清舟都提笔,在纸上写下了谜底,沈正章让沈清月也写,她也就顺便写了一个字。

揭谜底的时候,仨姐妹都猜对了,是“风”,沈清慧臊得脸红,自觉没趣,哼了一身个,又去揭别的灯谜。

接着,雅间里的人,都自揭灯谜,写在纸上,扔进诗筒里,一会子叫小二拿去验证。

沈大和沈正章猜了各猜了一个难的,大太太二太太猜了一个,沈清妍和沈清舟猜了两个,沈清慧一把撕了四个,猜了三个,还有一个死活想不出来,就扔到一旁,沈清月除了开始的那个,一个没猜,她便猜了这个。

沈大收了诗筒,拿给店小二去验证,小二很快就带了诗筒回来,顺便提了五盏灯,其中有一盏走马灯,叫沈清慧手快给拿走了,其他人也就不好跟她抢,各自拿了一盏其他的灯。

两位太太的丫鬟买了灯上来,虽不如沈清慧的走马灯好看,但把屋子照得亮堂堂的,灯节的气氛是有了。

店小二还殷切地笑道:“贵人们,灯阵里有人开始比着猜起来了,您老们有兴趣可下去瞧一瞧。”

沈正章给了铜钱,打发他出去,道:“人多闹得很,就不去了。”

小二出去后,太太姑娘们都去窗边看,其中一个灯阵,围了不少人过去,似乎有五六个人比着猜灯谜,远远地只见灯阵下的老先生,命人一盏盏地把灯取下来,猜灯的几个郎君,一盏接一盏地揭灯谜,较着劲儿呢。

只可惜这边瞧得见,却听不见,至多只能听到一阵阵哄笑声。

沈清慧想去的很,她央求沈大:“大哥,你带我们去瞧瞧,就看这一回,好不好?”

光在楼上看,的确没有什么意思,沈大就看向了沈正章,征求他的意思。

沈清月紧张了起来,人山人海的,这会子去,保不齐沈清舟就要出事,她还没开口,沈正章就皱眉道:“若都去,你我照顾不了。”

上一篇:贴身丫鬟 下一篇:侯舅

西瓜尼姑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