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四爷(56)

胤礽见胤禛似有所悟,苦笑了一下:“我就是觉得这太子做到头了。反正已经是要废黜了,再坏还能坏到哪里去,砍头?虎毒不食子,爱新觉罗家没有杀儿子的例。”

这口气,不像储君,倒带着豁出去的光棍气魄。胤禛不知他心里苦楚到何等地步才会自暴自弃,一时间觉得什么劝慰都苍白无力的很,干巴巴道:“太子亦不必如此……”

胤礽站起来,望向窗外明月:“你觉得我是破罐子破摔了?我这些年做了不少荒唐事,是有及时行乐、有今朝没明天的意思,不过今天不为这个。”他转过身来,深深看着胤禛的眼睛:“老四,你还记得初见时我的模样吗?”

嗯?忽然一下从时政新闻跳台到言情影视,胤禛有些反应不过来。

胤礽闭上眼:“记不得了?我也记不得了。那时我的模样,早已模糊不清了。可绝不是如今这副人不人、鬼不鬼,小丑般的样子!”

他激动起来,满脸涨得通红,困兽一般在地上转了几圈。“原来我在政事上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何曾为了圣意曲意逢迎,说些自己都不信的鬼话!原先我做事无愧于心,何曾为了兄弟相逼就放弃清查亏空之类利国利民之事!时而仁弱可欺,时而暴躁没有章法,这幅模样……”

他抱住头,嘶哑的声音一点点从喉咙深处挤出来,“这幅丑态,我自己看着都作呕!”

“我这是怎么了?”

“当初的保成,当初让皇父引以为傲的保成,哪儿去了?”

说到最后,两滴眼泪砸在地上。即使到了此刻,胤礽也守着最后一点骄傲不愿在胤禛面前放声哭泣。双手紧紧攥着,压抑在喉咙深处的呜咽之声,更让人伤怀。

胤禛默然无语。

胤礽前半生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一岁即于太和殿接受皇太子册、宝,正位东宫。无论文韬武略,都天资出众,且极为勤奋。

年仅五岁时随康熙于景山骑射时连发五矢,射中一鹿、四兔,圣意大悦。

八岁行猎时遇二豹,裕亲王与太子各射毙一只。

九岁行围时,路遇三虎,康熙射殪二虎,胤礽射殪一虎。

清史稿有录:“皇太子复读经义如数。自初读至终篇,为时甚久,目不傍视,身不欹倚,无惰容,无倦志,正襟端坐,口诵手披。诸臣仰睹睿容,罔不欣忭。”康熙也曾称赞:“皇太子从来惟知读书,嬉戏之事一切不晓”,可见其于学业是下了十二分的功夫。因此胤礽能熟练运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娴驭武功,“骑射、言词、文学,无不及人之处。”

胤礽十三岁就在在刚刚竣工的文华殿为满汉大臣讲学,此后,胤礽又多次在文武大臣面前讲解儒家经典,毫不怯场,深得众人赞誉。

他在书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八体俱备,如铁画银钩,美难言尽。

史有记载:皇太子作书。书完,以所书汉文示汤斌等。斌启曰:“确是钟(钟繇)、王(王羲之)的派。”(翁)叔元启曰:“皇太子书法于端楷中有飞动之致,兼晋、唐人之长,真一笔不苟。”博济启曰:“皇太子书法精工,笔笔得体,虽钟、王不是过也。虽有夸赞之嫌,若无真才实学,也不会得如此赞誉。

就连四爷即位之后也曾说过,太子资质不凡,若无康熙口中的狂疾,也不会被废黜。

这样风华绝代的保成,是如何变成今天这幅模样的?

是在和康熙父子猜疑中变得唯唯诺诺,如履薄冰,还是在和兄弟的明争暗斗中变得行事狂躁,处处疑心?

皇位,真是害人不浅!

“皇位,真是害人不浅!”

胤禛吓了一跳,以为是自己不小心说出了心中所想。

“皇位,真是害人不浅!”胤礽又喃喃重复了一遍,长叹一声。

胤禛犹豫着伸出手,在半空又缩了回来。胤礽眼角瞥见,苦笑道:“老四,反正我这太子也当不了几日了。你不必如此拘束。”

胤禛正色道:“殿下一日是太子,臣弟就一日尊您为储君;若真有那么一天,弟弟也认您这个二哥。事态并不那般严……”

话还没说完,他就被胤礽一把抱在了怀里。双臂紧紧勒着他的后背,用尽全身的力气,几乎让人窒息。“老四。”

“……”血一下涌到了脸上,胤禛暂时言语不能。

“老四,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不会……”离我而去吗?话说到一半,胤礽忽然从感动得不能自己的状态中清醒过来,觉得这话有歧义,顿了一下,接着道,“都是我的好兄弟。”

胤禛点头,然后发现胤礽看不见……声音满是坚定地开口:“当然。殿下在胤禛心中,永远是风华无匹的太子。”虽然很可惜,没有在你鼎盛之时穿来,但是,太子殿下的风华永在我心中!其实后人对你的评价还不错,不信的话,我给你背一背你的碑文,还有后人给你写的悼文?O(∩_∩)O~

上一篇:穿越1980当学霸 下一篇:钦差相公仵作妻

老牛拉破车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