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四爷(87)

“儿臣虽读了几卷经书,不曾领悟其中三昧,自不必说出到神入化之境了。亦是俗人一个。不过听从本心而已。”

康熙收回了打量他的目光,沉声道:“朕曾对胤礽说过,‘虽有魇惑,到底是你心智不坚之过,不然为何历朝都有此事,偏你把持不住言行无状?’。老四,愿你牢记今日之言,勿忘前车之鉴。”

胤禛深深埋下头。“是。儿臣谨遵皇父之命。”

康熙点点头,忽的一笑:“今日不谈国事,只饮酒作乐,不必拘谨。来,老四,与朕共饮一杯。”

这口气,谁是这里的主人啊!胤禛连忙跟着坐下,命侍女斟酒。

康熙似乎并未受刚才一番对话影响,兴致勃勃,吟诗作对。可苦了胤禛。康熙喝酒,他自要相陪;康熙吟诗,他除了陪着作诗还要搜肠刮肚地赞美;康熙累了,他陪在旁边还要讲笑话趣事奉承。

胤禛放下杯子:“皇父,儿臣两个不肖之子,到现在还未得见圣颜,不知皇父可否允他们前来拜见?”历史上康熙见到弘历十分喜爱,后来将他带回宫中教养。算算时候也差不多了。乾隆虽然晚年荒唐了些,单论政事,也是治国有方,这与康熙亲自抚育培养脱不开干系。而且胤禛还有一重心思。康熙晚年将弘历与胤礽之子弘皙一同带在身边,后来胤礽二次被废,弘皙用超出规制的衣饰还惹出一场风波,若是弘历早加提醒,胤礽后来处境亦会好些。

康熙痛快应允:“有何不可。”

胤禛眼睛一亮:“蔡英,去把弘时弘历叫来。”弘时、弘历,快点出来接客了~

“弘时、弘历拜见皇祖父。”

康熙看看面前两个少年,一个不过十五六岁,一个方才十二三岁,眉眼和胤禛颇有几分相似。眼神柔和起来。“平身。”

“谢皇祖父。”

康熙转头对胤禛叹道:“朕虽富有四海,却连见孙儿一面都不可得,倒不如京中富户了。”

弘历上前一步,嗓音清亮,朗声道:“孙儿虽不曾得见天颜,一言一行,无不沐浴皇恩。天下苍生,亦得皇恩雨露泽被,此乃天下大幸,岂是京中富户区区舐犊之情可比?”

胤禛在一旁看得热泪盈眶。

康熙略带忧伤地道:“为什么我早没有遇到你,一入宫门深似海,倒不如在寻常人家与你双宿双飞。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看来,我们今生是无缘了……”

弘历激动地反驳:“不。我虽没见过你,却似与你共度了百年一样,必是前世有缘,情定三生。虽然你种马了些,但我愿意和你在一起!”

康熙诧异地打量弘历。刚才并未留意,此刻仔细看去,弘历虽年幼,进退有度,举止从容。不禁起了兴致。“这是……”

胤禛连忙答道:“这是儿臣四子弘历,那个是三子弘时。”

康熙点点头,将两个孙儿叫到身边,细细考察功课,盘问志趣。心中暗自诧异。胤禛两个孩子都是好的,尤其是弘历,小小年纪不但学识渊博,更难得的是毫不紧张局促,得了夸赞反而面露不自在,不骄不躁,心性沉稳。

掌灯时分,胤禛恭送康熙离去。

康熙最后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你有两个好儿子。”

直到康熙的背影看不见了,胤禛盯着弘历叹了口气。嫁女儿什么的最伤感了,嫁儿子更是双倍的伤感有木有!

弘历一抖,悄悄退了半步,那种眼神是什么意思……

“皇父虽夸奖你们,切不可骄躁!”

弘历点头。“儿子省得。”又兴奋道:“皇祖父不愧是千古一帝!言行风度实非常人能及。”

果然是儿大不中留。胤禛心里泛酸,虽然舍不得儿子,但既然你们两情相悦,我也不会做出棒打鸳鸯之事。

弘历迟疑了一下,又低声道:“前些日子听阿玛说皇父体有微恙,今日似乎还有些体虚?”

胤禛惊悚了。什么意思?你要反攻不成?怎么可能!“皇父已无大碍。”cp不可逆好不好!何况你们的爱情结晶名垂千古,康乾盛世!其中寓意不言而喻好吧!

弘历点头。

弘时也恭敬道:“皇祖父夸赞,儿子受之有愧,更不敢自满。”

胤禛拍拍弘时的肩膀。你四弟从府里头嫁出去之后,就只剩下我们爷俩了嘤嘤嘤~

弘时也感觉到了一股恶寒,悄悄退了半步。

应该说果然是兄弟吗~

第二天,康熙就下旨将弘历带回宫中教导,由密嫔抚养。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晚间乌喇那拉氏安排了个团圆宴,胤禛用完饭,推辞不胜酒力,先回书房了。

前脚进门,蔡英后脚就进来了,脸上神色有些古怪:“爷。”

上一篇:穿越1980当学霸 下一篇:钦差相公仵作妻

老牛拉破车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