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皇妃/大运国皇妃(164)

“是”李公公应声,立刻去倒茶,但是司徒仪要笑着摇首,懒散的道:“娘娘也再抬爱他了,可别忘了,他当时就是弄丢了折子才被发配充军的,呵呵”

看来,这个军师是故意针对自己了。小小转首,但着几分锐气的望着司徒仪,竟也柔和笑道:“司徒先生自所以可以入兵部历练,不过也是向皇上呈觐了本宫九岁就在帝北都皇陵说过的话罢了”,说着,转身接过李公公送来的茶,悠悠的抿了一口。

许是没有想到小小竟如此伶牙俐齿,司徒仪怔了一下,却不恼怒,更不惧怕,只是起身哈哈大笑起来,望着小小那如刀锐利,却又清明睿智的眸光,称奇道:“原本臣下一直都疑惑,贵妃娘娘是怎样的女子,今日听得这一番话,道是有些解惑了”

“先生道说说,本宫如何另你疑惑了?”小小眉梢微挑,神色淡漠,口语清冷,眼神更是不带一丝情感。

“臣下本以为,贵妃娘娘只徒有美色,却不想当真如传闻中的睿智,皇上都已将淑妃废黜,却几次三番为救娘娘劳师动众,一年前甚至险些葬生大漠,臣下本不明白究竟为何,现在却解知其中一二”司徒仪细凝视小小,顿时觉得不可思意,六年前,他向帝王直言汉河之事,荣得帝王褒奖,他本以为自己是第一人,却不想事后竟听别人笑言,九岁的皇妃也曾在北都皇陵的‘护国寺’戏台前曾向帝王提议,那时还惹得天威震怒。

从那时开始,他就一直都想见见这传闻中的皇妃,看她究竟是童言无忌还是当真聪慧如冰雪,但后来却发生了皇妃暴病薨驾和李忠谋反株连之事,也就一直无缘。但是那些关于这个女子的奇闻却一件跟随一件的传进他的耳内,另他不敢相信,更觉匪夷所思。

“本宫道是不明白司徒大人话中的意思”小小心一跳,她眯起双眼望这个司徒仪深沉睿智的双眼,突然觉得这个人或许真如诸葛亮一样可洞悉世事变幻。

“臣下以为,今日的贵妃娘娘与当日入宫的皇妃娘娘,都不是真正的李氏三千金”司徒仪一笑,随即又道:“六年前,臣下曾在‘御书房’外遇上太子少师,他年事已高,是向皇上告老还乡的,不过却在临行前,向臣下讲了一个贵妃娘娘入学的趣事……。”

啪,一声巨响,小小将手中的茶碗丢在案几上,双眸闪过阴沉。

“娘娘…。。”李公公和性情耿直的洪达都吓了一跳,但小小却一挥长袖,冷沉道:“两位辛苦,先下去休息吧”

洪达拧了拧眉,有些不安的望了望小小与司徒仪,他虽祖上是读书世家,但是他却实在不适合舞文弄墨,整理奏折也是多年训练出来的绝活,因而也难明白眼前二人是怎么了,如今听得命令,虽然迟疑,却还是恭敬退下。

一阵清风徐徐吹进营帐,传来阵阵烈日如荼的气息。

小小望着司徒仪,冷笑道:“司徒大人是想说,本宫根本就不是皇妃,是么?”

“臣下不敢,但是臣下却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却十分有趣”司徒仪眼中没有半点惧怕,依旧是平日懒散的模样,他是不怕死的,否则也不会想帝王直言上觐。

“说来听听”小小双手环胸,心中已经了然他想说什么,却还是想知道这个传闻中的军师究竟是否当真推理的精辟。

司徒仪一笑,慢慢的在营帐中跺步,道:“正德十一年春分,三月初一日,贵妃娘娘入宫,于‘坤宁宫’拜见太后,在家宴上向太后言说养生之道,但据臣所知,真正的李三小姐,大字不识,连书本都不曾碰过。”

小小冷笑:“果然是有心之人,先生请继续”

“三月初七日,贵妃娘娘入‘南书房’陪同九王及七公主读书,雯淑妃和几位王妃都去拜见,结果七公主出联对,娘娘当时与后宫第一才女雯淑妃连对三环,压倒群芳”

“十二日,贵妃娘娘生病,太后令付大学士进‘怜毓宫’为娘娘教习,虽不知发生何故,但付大人自那日之后,便一病不起,后来他对臣下道,娘娘以《庄子》一书论以治国之道,痛斥付大人耽国误民,将天朝百姓俘为莽夫”

“二十六日,娘娘在殿前掌管‘乾清四所’及后宫各司职,且打理北都祭祀大典内外事物,其间,皇后及淑妃欲刁难娘娘,而将公物充私,而娘娘则向皇上请御旨将那些公物赏赐二人,意欲还击,以至皇后恼羞成怒,鞭责侍女来春……”

小小抿唇,从别人口中言说出自己当年的事迹,听来竟觉得并非自己所为,她淡然一笑,悠悠的道:“不愧是天朝军师,但是先生说了这么说,其目的又为何?莫非是想在皇上面前拆穿本宫的身份?”

上一篇:穿PRADA的皇妃 下一篇:英雄难过囧女关

榕树下月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