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931)

歇斯底里之下,就有人不断地吐露出真实内心想法。

这下子可把先锋大队的干部和社员们给惊着呢。

我擦!

敢情你们不是来下乡支农的。

你们是在城里闹腾够了,夺了权没折腾好,又要到乡下来折腾继续夺?

可惜,这一次没有人给你们撑腰,都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吧。

下乡的时候,都是拎着自己行李来的,一点粮食都没带。

开始的时候,大队都是食堂做饭,让他们吃,然后上工用工分顶的。

可他们干活一天赚四五工分,哪里够吃的?还不是大队补贴给他们?

结果他们不感激,还挑事,大队一生气,就不给他们免费吃喝。

让他们用饭票自己买,一天一斤饭票,否则没饭吃。

知青们就开始绝食闹脾气,还有要去公社告去县里告的。

公社和县里怎么可能喜欢他们!

不是太天真就是自我感觉良好,如果真的有那么大的本事,哪里需要下乡?

最后他们灰溜溜地回来,表示愿意跟着社员上工,然后一天一斤粮票吃饭,但是同时要用工分来顶饭票,毕竟他们谁也没有带那么多粮票来。

想闹就闹,想平息就平息,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果不给他们点苦头吃吃,他们也不会知道下乡是什么意思。

周诚志没同意,反而要求他们“吃饭除了粮票,还要给钱,粮票只是你们吃的资格。”

去国营饭店吃饭试试,不给钱能行?

那些知青真是要哭死了,他们顶多也就是带自己在家里当月的饭票,这还是家里好的,家里会算计的,觉得他们下乡到农村,那还不是可着吃粮食的?干嘛要带家里的粮票,都留给弟弟妹妹多好,甚至还指望他们来了乡下给他们往回带粮食呢。

钱,那就更不用说了,毕竟在城里吃饭,那也是每个月拿着粮票去买粮食的,并不是白给的。

他们身上有下乡的补贴,可大部分也都给家里留下的,都算计着要来乡下白吃白喝的,哪里想着要带钱和粮食?

原本觉得自己是城里人,下乡支农,他们得高兴,好吃好喝地伺候着,自己这些人只需要给他们上上课就可以。

谁知道还得出大力!

种地!

挑粪!

被周诚志这么一修理,早先来的那些知青们就老实下来。

第268章 不惯着

从省城开往青市的火车上, 挤满了下乡的青年,不管他们曾经是极端派还是逍遥派,这时候一张张脸上都写满了稚嫩和茫然。

此去前途未卜, 怎能不让人心生惶恐?

哪怕之前运动的时候再激情澎湃的学生, 这时候也忐忑不安。

座中有个青年, 瘦高个,皮肤白皙, 带着一副黑框眼镜, 斯文清秀,但是他神情有些呆滞, 似乎还没从停课、复课、毕业、下乡的震撼中回过神来。

他对面也有两个青年,自称省大附中的学生,一个叫张红兵,一个叫金光明。

张红兵原名张奕,金光明原名金纬,都是66年以后改的名字,不只是他们, 座中很多学生都改成爱红卫红爱国卫国爱党爱军之类的,甚至还有更极端的直接叫文各的。

张红兵和金光明都是省大附中最活跃的一批学生,去过首都见过大首长, 南下步行串连过,斗过校长老师,打过同学,那两年真真的不可一世。

可惜复课以后, 学校已经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大学对他们关闭上升之门,工厂也不对他们招工。

他们只能在家里吃闲饭,可闲饭是那么好吃的吗?

每个人的供应粮是有定额的,赋闲在家,可没有定额给,所以有学生发出了我们有手有脚,绝对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呼吁,然后就开始了轰轰烈烈地下乡。

一波接一波,终于轮到他们。

哪怕再不愿意,那也没有办法,先是动员自愿,然后老师去家访,让家长来选哪个孩子下乡。

有些几个孩子的,可以下乡一到两个,而只有一个孩子的,基本就可以不下乡。

这年头,谁家不是四五个孩子?所以初高中毕业的哥哥姐姐们,基本都是要下乡的。

不过对于张红兵和金光明这种人来说,他们并不能及时从那种亢奋和光荣中回过神来,和那些他们瞧不上的反对派学生一起下乡,总觉得有些膈应,掉价!

金光明看对面那个眉清目秀的斯文学生一眼,喝道:“哎,你下乡地点是哪里?”

那青年还在茫然中,似乎没听到他的喝问。

青年旁边的同学推了推他,“林绍禹,他们问你呢。”

那可是省大附中的学生,从省城来的,看那盛气凌人的架势就不好惹。

林绍禹看了他们一眼,随口道:“高进县红旗公社先锋大队。”

上一篇:悍妃之田园药香 下一篇:嫡女风华

桃花露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