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六岁半(591)

自从药膳下毒的事情之后,父皇每日操劳烦神,身体也日渐消瘦,甚至每深夜还咳嗽不止。

“儿臣听从父皇的安排”我极为顺从的说道,因为,他和父皇一样明白自己的立场,所以不得不顺从。

老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轩儿,你这么小就能够明白,身为帝王不能随心所欲,朕很是欣慰,不过朕也可以告诉你,若是他日根本也稳固了,自然也可以将他从朝堂上拔除,不过,冷仲在朝廷上的党羽颇多,已经是树大根深,盘根错节,想要打压,不是那么容易得事情,稍有不慎,很可能会使朝廷动荡,而冷战天倒也是可用之才,跟随朕御驾亲征多次,机敏沉稳,是个将才,轩儿将来若是能留得住他,好处自然不会少,毕竟南齐和北楚都不是善类,势力也极为强大,更别说他们边境还有契丹和匈奴。”

这些,我都明白,契丹人在南齐边境滋扰,可南伯侯却不愿出兵阻止,只是一再上奏说齐国无力抵抗契丹的滋扰,请求上方发兵。

其实,请求上方发兵只是一个借口,他们只想利用契丹那些胆大的宵小分子将小事化大,逼迫朝廷出兵,以试探轩烨国的真正兵力。

“儿臣明白,父皇放心。”我点头应是,可是再抬起头来时,却看到父皇一脸忧思重重,且握着拳头抵在下颚上咳嗽不止,我上前拍着父皇原本宽厚强壮背,但触手之处却发现瘦弱如枯骨。我怔住了,有一瞬间不敢相信自己的触觉,但是父皇却慢慢的停止咳嗽,急喘的回头看他,十分感动的握住我的手,道:“轩儿,朕的日子恐怕不多了,再过几日祭天大典,你就为朕代祭吧,朕对不住你,你还这么小……”

“父皇”我觉得心痛,欲开口安慰他,但是父皇却摇了摇头,叹息道:“轩儿,记住,不能被任何事情牵绊住自己的心绪,你现在虽然不明白,但是却要懂得,这个天下都是你的,但是,全又都不是你的。”

我眉宇黜起,不懂父皇的意思,但父皇却不愿意再多说,只是叹息。

很久很久以后,当那个人离开自己时,我终于明白父皇当初的留下的这句话。江山是我的,天下是我的,可是某些东西,我想抓住,却未必能够,比如说,看不见的心思,摸不透的情感……

玄德四十五年,天阙台祭天大典。

护城河外号角奏响,十万精军浩浩荡荡随行,轩烨王朝的玄色五行旗在风中飘荡着火焰边角,簌簌威震。

这是轩烨国十五年一次的祭天大典,满朝文武,周边臣服邦国纷纷赶至朝贺,场面恢宏壮观。

也就在这一次的祭天大典中,父皇将自己思量了四年的事情公布于众,因为,年近半百的臣相冷仲新迎了一位夫人,且怀有身孕,经得李太医诊脉,是一个女儿。

在别人看来,这或许只是一个巧合,但是,在我的眼里,这确实理所当然应该发生的。因为,冷仲的那位夫人是父皇从后宫三千宫娥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佳丽秀女,然后由父皇的亲信一次次得设计巧合,使得她投入了冷仲的怀中,且,李太医在暗中给了那女子不少补药,让她掺和在冷仲的茶水中,使得这个老者可以再有子嗣。

成婚圆房的日子都是有李太医算准了,那女子执行,所以,如今怀孕且是女儿,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父皇当文武百官的面,让我代为祭天,百官三呼英明。

父皇的确是英明的,因为他年迈了,身子虚弱了,或许再挨不过这个冬季。

我在赵安的搀扶下慢慢下了马车,为了遮掩自己的锐气,我特地装作怯弱不甚的模样,一特地让宫内的太监做了一件看似来宽松的龙蟒长袍,因为这样,衣袍看起来比较空洞。我面无表情,淡泊从容的上了天阙台,带领文武百官祭拜,只不过,整个过程都需要有人搀扶着。

祭奠完毕,父皇扫视了他身侧的一朝堂上举足轻重的官员,目光沉了沉,却慈和的笑起来,道:“朕,已经老了,但是太子尚且年幼,朕,实在难以宽心。冷卿家……”

冷仲立刻匍匐在地,这是我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看这个权倾朝野的老丞相,他应该已是天命之年,可是夫人有喜之事,却让他满面红光,看起来精神抖擞,他应声而答:“臣在。”

“朕听说,你新纳的夫人已有八个月的身孕,可是真的?”父皇帝闭眸养睿,低沉的问道。

“承蒙皇上挂怀,老臣的夫人的确已有身孕,只是老臣无福,太医诊断言说,是个女儿”冷仲极为谨慎的回答。

“哈哈哈”父皇朗声大笑,走到他身侧,让他起身,然后拍拍了他的肩膀,意味深长的道:“冷卿家何出此言?若是位千金,也乃是朝廷之福,天下之福。”

榕树下月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