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种田直播日常(266)

作者:平安如意 阅读记录

“善。你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

“参军,新丰县城西区督查完毕,无房屋倒塌,无百姓冻伤冻死。”

……

县衙的某间房内,靠墙三面都盘了炕。衙里的高级领导,大多都在这里办公。大唐初年,官员武能上马打仗,文能安邦治国,彪悍得很。诸如杨参军等人,从来是坐到炕上后随意搬张书案便能办公。

这让享受惯了jīng细生活的崔县令十分不习惯。然崔县令也绝不承认自己是杨参军口中娇弱的世家子,故而也未曾给自己特例,仍旧县衙诸人一起办公。

这一日,正好是娘子军同衙役来向杨参军汇报各区各村防寒防冻工作的日子,门口进出之人络绎不绝。

火炕虽暖,但趁着门帘被撩起呼啸而入的寒风却是不好惹的,县衙好几人因此而感冒了。幸而前几日香满楼的孙四郎送来了几只暖手的汤婆子。用烧炕得的热水灌上一壶,那汤婆子便会热的烫手。此时再罩上与汤婆子同等大小的“外套”,往胸口一塞,上半身便整个都暖起来了。

来汇报的衙役,若是工作做得好,便能从杨参军处得到一枚写着“优”的牌子,从奖惩处换取奖励,若是做得不好,杨参军便会直接写条子给奖惩处,扣罚奖金。

过了大半日,汇报工作才算结束。

杨参军呼出一口气,眉眼含笑,道:“这么大的雪,咱们县里无一人饿死冻死,这也是难得的业绩了。”

坐在炕中间的崔县令蹙了蹙眉,放下手中的邸报,声音如冰雪般清冷:“关内道、陇右道、河北道均有不少房屋倒塌,百姓被砸伤者逾百人。”

听闻这个消息,杨参军觉得之前的消息也变得不那么让人高兴了。沉默片刻后,他对脸色冷凝的崔县令道:“既如此,明府还是赶紧写折子吧。此等事情,若是处理不好,容易激起民变。”

崔博点头,未曾多言,他便抬手那笔,细细将新丰县的举措一一列出。

云笙说汤婆子可以做一次性生意,那是因为汤婆子构造简单,十分容易被仿造,且汤婆子的使用寿命不短,一个便能用好几年。这东西适合放在杂货铺里,却不适合专门拿出来做品牌。

现在不过是趁着市场空白,抢占先机罢了。

虽则她是这么想的,孙四郎却不想这么做。

此次生意与孙家无关,故而他出不起多少钱。云笙出钱他出力,二八分成,云笙八他二。从合约上看,他是完全受益方。

云三娘既然愿意将这样大一笔钱完全jiāo给他,他便要对得起她的那份信任。世人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他觉得自己就是那匹被伯乐发现的千里马。

他应该报答他的伯乐。

光北方几州而言,这市场便不知有多大,便是只做一波,也要做到最好。

孙四郎考察了几日,在新丰县附近买下了三个瓷窑。他听说云笙从乐清楼带回来好几个从良的女子,便正儿八经地聘请他们,在瓷瓶上作画。

这些从良的娘子,自从跟随云笙来到县后,就被约束在庄子里,改掉在jì院里沾上的坏习惯。这一回能光明正大地出门工作,她们都感到十分新鲜,故而毫不犹豫便同意了。

孙四郎没有硬性规定她们要画甚,都是让她们随心而画。这帮娘子琴棋书画样样都会,只是各有jīng通罢了。青蒿是这些人里画画最好的,那些竹子、梅花之类都画得栩栩如生,烧制出来都十分好看。另有一娘子叫白芨的,最爱在上面画一些憨态可掬的动物,烧制出来,竟也十分可爱。

就这样,一炉瓷窑专烧jīng品,两炉瓷窑专烧土陶。再加上孙四郎请匠人用huáng铜打造了一些,一下子竟累积了不少汤婆子。

他先拿着样品在自家酒楼里兜售,没想到来酒楼的客人早就听说云笙又弄出了甚名叫汤婆子的好物,拿在手里十分温暖。他们去县衙办事的时候,看着崔县令他们人手一个,捧着汤婆子处理公务,早就羡慕地不要不要的,奈何没地方去买。

心里正痒着呢,孙四郎便拿着那汤婆子送上门来了。

那自然是买买买啊!

客人们你三个,我五个的,很快便将孙四郎当天准备的货物购买一空。孙成预估错误,他觉得低估了汤婆子的市场。原本以为那些客人都会买制作的jīng致的汤婆子,没想到他们连土陶的和huáng铜的都不放过。

谁家还没几个穷亲戚呢?大冬天的来家里拜年,还不得准备点礼品。这土陶的便很好,好用又不招眼,用来送人最好不过。

汤婆子开始售卖的消息传出,其余听闻消息的人纷纷从其他地方往新丰县赶来。因着孙成第一天准备的货物不够,他们担心买不上,便托人找上了孙成的阿耶和大兄,拜托他们务必让孙四郎给他们留点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