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九龄(970)

将官们立刻反应过来,齐声应是,催马四面将命令传达。

随着命令传达,千众将士纷纷下马将铠甲解下,在路边堆起高高一摞。

“入城。”赵汗青亦是解下铠甲,女子的身形更显得娇小,但气势依旧,将手一举喝道。

数千将士再次上马,布衣空手肃整,马蹄踏踏,在前方民众引路,左右后方民众的拥簇下向城门方向而去。

万数民众中不知道哪一个先开口唱起了歌。

“我家燕赵北,残破不堪言。“

“山川萧条乱,胡骑肆风雨。”

这沙哑的不成调的歌立刻在民众中接连应和响起。

“幸得好丈夫,一个拟当千。”

“猛气冲心出,视死亦如眠。”

“有军亲我兮,胜如父母。”

“为我赴水火兮,敢迟留?”

“万人一心兮,可撼泰山。”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这是流传于北地的得胜歌,很快不止民众,骑在马上的官兵也跟着唱起来。

那些卸去了铠甲兵器的显得瘦小的兵士,再没有先前的畏惧和迷茫,重新挺直了脊梁,他们眼神坚定,神采飞扬。

他们不是亡国之兵。

他们不是好战贪功。

他们流的血,受的伤,战的苦,一切一切都有人看到,有人记得,有人以为荣。

万众声如雷,在大地上滚滚而起,直向京城,势不可挡。

第七十三章 三关过

南城门这边氛围有些嘈乱。

城外发生的事随着禁军们的来往已经传开了。

成国公竟然接连被人阻拦斥骂,成国公的兵马竟然还对民众动了刀枪。

这完全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成国公。

念头闪过民众们又有些迷茫。

他们想象中的成国公又是什么样?其实他们也说不清了,毕竟距离当初金人南下破城,北地征战已经过去将近二十年了,而成国公驻守北地也十年了,那些战乱残酷,厮杀惨烈,对于大家来说已经只是存在于话本说笑中,太遥远了。

城门上的三皇子才十六七岁,生于长于山东的他根本就没有经历过这么热闹的场面,与皇帝的感觉不同,喧闹的民众只让他觉得不耐烦,没有丝毫的愉悦。

夏日的京城已经几分炎热,皇帝又为了表达赞赏让皇子早早的到来,他已经在这城门上等了将近一个时辰了。

“到底还来不来?不来就不等了。”三皇子拿过宫女手里的扇子,自己用力的扇了两下,驱散心中的焦躁。

随侍的官员们神情复杂,其中不少人了还带着一丝喜悦。

三皇子可没有皇帝那样的好脾气,这次本想图个风光,结果却跟着成国公一起遇到了难堪,三皇子肯定恼羞成怒,且不说拂袖而去,日后也少不得嫉恨。

“殿下稍等,前边出了点事。”一个官员上前劝道,“只怕成国公要来的晚一些…”

他的话音未落,就听得城门下一阵骚动,而再远处也传来踏踏的脚步声。

“来了!”

喊声此起彼伏,无数人向大路上看去。

竟然来了?这么快?

城门上的官员们神情惊讶。

三皇子也站了起来。

“瞧瞧这声名赫赫的北地军是怎么个风姿。”他带着几分嬉笑说道,人也走了出来。

众官员们忙跟上,站在城门上视野更开阔,一眼就看到漫天漫野的人。

这涌涌而来的人群,让众官员包括三皇子都吓了一跳。

“这来的是民,还是兵啊?”他脱口问道。

不止他们如此疑问,渐渐看到来人的等候的京城民众们也惊讶不已,最先出现在视线里的竟然是一群平民百姓,甚至还不如平民百姓,穿着打扮跟围观的京城民众来说,更像是乞丐。

怎么让这群人混进去了?当值的官兵不管吗?

疑惑间这群人已经走近,越过前方的民众终于看到其后的军阵,说是军阵也只是因为他们骑着马跟步行的民众不同。

这叫什么军阵?没有铠甲没有兵器,一个个穿着布衣,还不如路两边当值的禁军官兵看起来光鲜。

至少为了这次当值他们都换上了新的甲衣,看上去精神肃整。

欢呼声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嗡嗡的议论声询问声。

这嘈杂并没有影响到队伍的行进,百姓们过后,成国公的军阵一列列的到了大家的眼前。

虽然没有铠甲兵器威风凛凛,但马上的兵士们神情肃重腰杆挺直,马匹踏步齐整,以至于回荡在众人耳边的马蹄声都带着不可思议的韵律。

这韵律似乎踏在每个人的心上,让嘈杂渐渐停下,所有的视线都凝聚到这些兵士们身上。

没有铠甲兵器遮盖,显得平易近人,让大家看清楚这些兵士。

希行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