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炉小篆香断尽(30)

我看着他,笑道:“韩信,你若自己这样贸然上门,他自然不会理你,但你若是告诉他我的名字,他收你为门下,也并非全无不可能。”

他见我口气笃定,不像是玩笑的样子,一下子说不出话来,只是怔怔地看着我。

我也看着他的眼睛,真诚地说道:“韩信,你现在孤身一人,就连饭食也无着落,就算你胸怀大志,但现在整日这样混荡,日后又谈何建功立业?还不如趁得年少,拜盖聂为师,若得他看重,不但可习他绝伦武艺,还可求他为你再访名师,学习兵法,这又有何不好?”

看得出来,他早已被我说得心动,只是面上神色,尚有一丝犹疑。

我知道他心中所想,便带他到了院里。

我用刚才烤鱼的那根枝干,在地上泥地里,一边说,一边画。

“一只篓子,容量为十,里面装满油,另有一空罐,容量为七,一瓢,容量为三,今欲平分这十的油,只能用这三件容器倒来倒去,求方法。”

我说完,韩信已经是目瞪口呆,不知我指何意了。

我微微一笑,解释道:“盖聂乃当世奇人,不但精于剑术,且素来喜好这数算之术,你去榆次,见得其面,什么也不必说,只需将此题目报给他即可,若他得解,心中高兴,你再说明来意,他必会收你,若他不得其解,你告诉他方法,并报上我的名字,他也一定会收你。”

韩信此时,已经不再犹疑了,而是凝神细听我的解题方法,他其实是个头脑非常聪明的人,知道了答案,自己想了一下,就连声称妙。

看看此时,天色已经有些暗了,我怕回去太晚,沈大娘会担心,便与韩信约了明早送他动身,急匆匆赶回了驿站。

第二日一早,等我拎了包囊,想去韩信家中,却发现他已经站在了驿站门口等我。

“小兄弟,信昨夜一晚未眠,恨不得尽早出发赶往榆次,所以一早特来此地,和小兄弟拜别。信亦是无可回报,小兄弟若是不嫌弃于我,今后可否与我兄弟相称?这样,今后我韩信,在此世间,便不再是孤身一人了。”

我点了点头,立刻叫了他一声“哥哥。”

他也是回了我一声“辛离弟。”

昨天我告诉他,我的名字叫辛离,父亲带给我的姓氏,从被贴上城墙通告的那日起,便不能再用了,只能留在心底。

他一步上前,就紧紧握住了我的手,面上俱是喜色。

“哥哥,这是辛离匆忙之间给你收拾的行囊,里面有件换洗衣衫,还有干粮和几个环钱,哥哥路上要用,还望不要推辞。”

我将手上的包囊,递到了韩信的手上。这钱,还是和君王后分别的时候,她给我的,我放在身边,一直没用,现在索性都打进了包囊。

他并未推辞,接了过来,再次紧紧地握了一下我的手,就转头离去了。

我靠着驿站的门,望着这个渐行渐远,却仍频频向我回头的少年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却又渺茫不可言。

我叹了口气,转身进了驿站。

作者有话要说:韩信一代旷世名将,被后世尊为“战神”,不论正史还是野史,却都丝毫未提其师承,所以我就给他安排了盖聂这个师傅~~~~哈哈

☆、杀人利刃

韩信离去的第二日一早,王姓商人的商队,便收了满满十几车的货物,朝着西南方向,踏上了归路。一路下来,商队都是沿人口聚集的城池行走,先过淮南(今安徽)鸠兹,再经陵阳,渐渐入了九江郡(今江西)彭蠡,而此时,商队车里驼载的货物也早已从原来的丝麻悄悄地变成了获利丰富的私盐。

九江一带,因为水系发达,《史记.货殖列传》里说此时的各地“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大饥”,大小旱灾水灾不计其数,百姓生计向来艰难,故而历来这一带,时有盗贼强人出没。

王姓商人对此应该也是知道的,所以进入这一代,他便下令放缓了行程,只在白天赶路,并且也加强了护卫,他的商队里,本来就带了十几个壮年家丁,应该也有充当护卫的意思。

尽管已经做了防备,但终于,还是出现了意外,而且是在正午的驰道之上。

劫盗出现的时候,我正和沈大娘并另外几个妇女一起坐在马车里,一边补着衣服,一边说着话,马车骤然急停,几个人虽然都是坐着,还是收不住势,压在了一起,耳边,只听到外面乱哄哄一片,噪杂不已。

“作死,遇到劫盗了!”

沈大娘只掀开帘子,脸色就变得苍白,但她没有犹豫,只是立刻跳下了马车,弯下腰去,就从马车底部抽出了一把刀,朝前赶去。

清歌一片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