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侯(461)

他的梦中总是出现朱棣的面孔,在中都时候的,在北平时候的,还有如今在应天的……

搅得陆长亭一点也没睡好,直接导致接连几日,他面对朱棣的时候都没有什么好脸色。

弄得燕王府一干人胆战心惊,总觉得有一日燕王会发大火。但谁知道等来等去,也没见他们王爷有半点发火的迹象。也不知是不是他们的错觉,他们怎么觉得王爷反而……反而心情更好了呢?

年节一过,几个王爷便不能在京师久留了。

朱棣陪着陆长亭最后往端本宫走了一遭。

有陆长亭盯着这几个月,端本宫也没什么问题了,钦天监可以完美解决。

陆长亭从端本宫离开的时候,众人都松了一口气。没有他在上头压着,他们也可如常发挥了。这时候钦天监的人还没想到,等他们了结完端本宫的麻烦后,迎接他们的便是洪武帝的处置。

等陆长亭都走出一截路了之后,却是正好撞上了杜乘兴和王昭二人。

杜乘兴二人先是朝朱棣见了礼,而后才问道:“陆公子可是要走了?”

陆长亭点了点头,不明白这杜乘兴特意还来找自己说一段话,是出自何意。

杜乘兴用波澜不惊的口吻道:“嗯,陆公子一路顺风,来日再见。”

这个来日再见,被他咬得有些刻意。

陆长亭不由得多打量了他两眼,杜乘兴这是暗含了别的意思在其中吗?但是杜乘兴着实太过沉稳,比王昭要内敛得多了,一时间陆长亭是实在从他身上瞧不出什么来。

反正他与杜乘兴也不过多说过两句话而已,陆长亭抛开不放在心上,转头就和朱棣离开了。

走出没多远,他们便又遇上了个太监,这个太监是洪武帝打发来请他们的。

陆长亭估摸着也就是洪武帝不放心,想要再多问一问。

那太监引着他们入了大殿,朱元璋和朱标都在里头,朱标身子还未大好,如今在殿中,都是坐在朱元璋的下首。不过见朱棣带着陆长亭进来了,朱标倒是直接站立了起来。

“老四可是明日离京?”朱标当先出声问。哪怕是赶在了朱元璋之前出声,朱标也没受到半分责难。

朱棣点了点头。

朱元璋先看向了陆长亭:“长亭可是随老四一起回北平?”

陆长亭点了点头:“京师虽好,但气候于草民却是不大适应。”

朱元璋忍不住笑了:“你这孩子怎的这样傻?多少人想留在京师不成?你却偏要回北平那个地方去!不觉那处天气苦寒吗?”

陆长亭在朱元璋跟前,很乐得装一个不卑不亢,还少年意气得有点傻的人,他高声道:“燕王都不觉北平苦寒,草民又怎会觉得?”

朱元璋哈哈笑了起来:“好!说得好!年少若有磨砺,于心性上乃是极大的提高。有此番经历,长亭将来必然能成长为我大明的栋梁!”后半句话,也许洪武帝对着许多进士都说过,但是前半句话他说得再真实不过。

正因为中都和北平的经历,朱棣才能心性坚毅,手段果决狠辣,直到一举撬翻了侄子的位置啊!

“既然北平于你是个好地方,那便回去吧。”朱元璋笑道。

这厢朱标露出了可惜的神情,道:“若是长亭喜欢应天,留在这里便是最好不过了,在此处也可请到更好的老师。”朱标倒是没想那么多,他只单纯觉得,陆长亭在这里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他很欣赏陆长亭,就连他的父皇也很欣赏陆长亭,所以朱标从未怀疑过陆长亭身上的价值。

朱棣淡淡一笑,道:“如今不是从前了,如今想要寻到好的老师,已经没那么难了。”

这段话倒是勾起了朱元璋的回忆,他轻叹一声,点了点头,道:“是,正是如此。”不过这回忆也就是一瞬的事。对于朱元璋这样的人来,是绝不会轻易沉溺在伤怀的情绪之中的。

朱元璋抬头看向陆长亭,笑道:“朕便等来年,长亭金榜题名站在大殿之上再见之时。”

若陆长亭只是个风水师,那便也没什么再见的价值,毕竟陆长亭出现的时候,那绝对代表着谁的宅子风水又出了事,就跟侦探出现的地方必然要死人一样。因而平白无故的,怕是谁都不会愿意见到陆长亭。

也只有如朱元璋口中所说,等来年金榜题名之时,那时候朱元璋是很乐得提拔陆长亭的。若能真走到这一步,那就说明陆长亭的本事确实不一般了。趁着他还年轻,若能培养成为太子手下的能臣,那实在再好不过!

陆长亭也很配合,面上闪过激动之色,朝着朱元璋和朱标的方向拜道:“是!长亭定然不辜负皇上期望!”

听他如此激动地说话,朱元璋还暗叹了一声,果真是赤子之心!

故筝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