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萌妻医仙有点甜(273)

作者:风啸烟墨 阅读记录

“春兰,你实在太厉害了,忙活了几天挣到的钱,就超过我一月的工资,我觉得在这个家里自己都没有地位了。”

这话说的有些夸张,石景宁的收入只是一个方面,除此以外,他还有很高的地位,这点是李春兰无法比较的,但是出于对妻子的爱,石景宁习惯于在家里把李春兰捧得高高的。

李春兰伸出双手把大大小小的钞票都拢到自己面前,笑眯眯地抬头看向石景宁,“多少钱?”

石景宁却没有说,而是指着钞票,“数一数不就知道了?”

李春兰觉得石景宁说的很有道理,就伸手叫他过来跟自己坐在一起,“咱们一起数!”

数钱,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一件令人心情愉快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李春兰来说,这可是她靠自己的本事挣到的第一笔财富。

李春兰数的认真,石景宁主要是觉得妻子的心情不好,给她逗个乐子。

数完钱之后,李春兰认真的核算了一下成本,刨去成本,她的净利润在一百二十块钱左右。

对于当时的收入来说这笔钱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这么多钱?”李春兰的心情早就好了起来,脸上也是阴转晴,带上了笑容。

只要妻子高兴,石景宁就高兴,眼看着妻子露出了笑容,他就在一旁凑趣儿,

“这只是第一期卖膏药的钱,金医生可是说了,后边来的人特别多,他都是控制着量给卖的,现在就等着你的第二批膏药到货呢!”

李春兰二话不说,把钱又装回信封里,一边挽袖子一边对石景宁说,“既然有人要货,那还有什么说的,趁着周末咱们再做一批膏药就是了!”

上次买的中药材很多,因为制作的时候是把原料打成渣之后榨取药油,所以制作一次膏药费不了多少东西,现在李春兰的存货再做上几千贴膏药也是够的。

第四百零六章 向往

石景宁看着妻子干劲儿十足,又恢复了活力,心里也是高兴,“春兰,人是铁饭是钢,咱们先吃饭,等到晚上再开工做膏药也不迟!”

听到石景宁这样说,李春兰才察觉到,自己的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

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景宁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去!”

夫妻两人一起下厨,李春兰看了看厨房的材料,笑着问石景宁,“我给你做酸汤臊子面咋样?里边再卧两个荷包蛋,就是晚上干点活也不会饿!”

“好,我就爱吃那个!”石景宁从来没有干过厨房的活,不过自从娶到了李春兰,他就抢着进厨房,如今做饭也颇有章 法。

夫妻二人做了分工,石景宁手劲儿大就负责和面擀面。李春兰则切菜炒臊子。

厨房里边很快就飘出香气,就像是李春兰说的,西北的饮食还是以面食为主,酸汤臊子面好吃,做起来又快,不到半个小时功夫,桌上就摆了两碗热腾腾的汤面。

现在李春兰也转正了,每月能有将近二十块钱工资,再加上她刚刚卖膏药挣了一大笔钱,心情很是不错,所以手底下也大方,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只给面条里卧了一个鸡蛋,而是给石景宁卧了两个。

现在天黑的晚了一些,夫妻二人紧赶慢赶,终于赶在天擦黑的时候,在院儿里架起了大锅,熬起了药油。

这一次制作膏药,李春兰心里有了谱,知道自己的东西不愁卖,所以也舍得下料,做出来的数量预计在两千贴以上。

“春兰,你听过万元户吗?”石景宁看着锅里边变成黑色的药油,笑着问李春兰。

李春兰犹豫了一下,万元户这个词汇她在前世听过,指的是一些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家庭。

然而这一世,她没有像前世那样辗转漂泊,而是还留在东河,东河是比较穷的一个地方,至今还没有人富裕到这种程度。

李春兰就摇摇头,“什么叫万元户?”

“有些村子已经开始允许搞经济,到了年底的时候,如果村民的家庭收入超过一万元,这就叫万元户,”石景宁脸上充满了向往的神情,

“什么时候靠山屯能富起来,达到这种程度,我就放心了!”

不得不说石景宁是个务实的人,他大老远的来到靠山屯,就是想帮这里的人脱贫过上好日子,更何况这里是李春兰的故乡。

人过留声雁过留名,石景宁就是想通过这种方法,给李春兰在家乡人面前留个好印象。

即便自己以后带着李春兰离开了,家乡的人说起李春兰,也会挑起大拇指说那姑娘是个好样的。

李春兰认真的想了想,“其实想要挣钱的话,也不是没有办法,只要村里边人需要,我还有好些点子愿意跟大家分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