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萌妻医仙有点甜(855)

作者:风啸烟墨 阅读记录

而李春兰在国内采购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自己有加入霍普金实验室的机会,所以也没有给自己购药,现在有了药方,到什么地方去找中药材就成了个大问题。

按照李春兰的想法,通过石景宁从国内采购再邮寄过来是个比较稳妥的办法,不过缺点就是耗时太长,在那之前她想去相邻的城市看看,也许运气好就能买到需要的药材呢。

想到了这一点,李春兰就给哈普先生打了个电话,说自己需要一些原材料。

实验室是这样规定的,原材料可以使用实验室提供的也可以自己购买,毕竟很多实验者处于保密的目的,不愿意让自己的配方泄露。

哈普先生问清楚李春兰要去哪里干什么之后,立刻把相应的经费拨到了她的账户上,约定多退少补,李春兰对于经费的规定非常满意,不过她不会开车,想去附近的城市,只有搭乘火车。

李春兰计算了时间,一来一去需要两天,她把霍普金市这边的工作都安排好,就带上随身物品出发了。

国的居民家家户户都有汽车,有的家庭甚至有两三辆汽车,大家已经习惯在国内出行旅游,都开着自己的汽车,出国则乘坐飞机。

火车在国已经不是出行的首选,因此火车票很容易就能够买到,价格也不贵。

李春兰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了霍普金市的小车站,这车站可真小,跟外边儿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完全不搭调。

等到上了火车,李春兰又有不同的感受,国的火车非常舒适,车厢座位宽大,甚至可以倾斜,在李春兰看来,就跟飞机上的座位也不差什么。

因为旅行的时间比较短,只有两三个小时,李春兰就给自己携带了,还有一些简单的零食,上了车之后,她才发现这些东西火车上也提供。

如此舒适的旅行条件,价格便宜又经济,按理来说应该有很多人乘坐,可是让李春兰感到非常奇怪,偌大的一节车厢只稀稀拉拉坐着七八个人,而且都是些老年人。

像李春兰这样年轻漂亮的乘客,简直是绝无仅有。

两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李春兰到站下车之后,她发现目的地的车站也是狭小而简陋,完全没有一点儿摩登都市的样子。

李春兰先给自己登记了一家酒店,为了安全起见,她选择的是比较昂贵的酒店,酒店的服务设施好,当然安全设施也齐备。

登记好了酒店之后,李春兰才找到服务生,详细的询问了城市的概况,又买了一本交通图册,在上面标出几家著名的中药行,开始了她的寻找药材之旅。

跟霍普金市不同,这个城市并不是在淘金热时期崛起在铁路两边的工业城市,而是交通枢纽,所以城市的风貌还透着点儿原始的气息,道路两旁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上个世纪的建筑。

乘坐双层有轨电车,李春兰有一种回到了原始西部的感觉,很快她就找到了第一家中药行,让李

春兰觉得失望的是,这家中药行门面虽然带有东方特色,里边的药材却跟霍普金市的一样,陈旧而腐朽。

倒是中药行旁边的小馆子可圈可点,不知道里面卖的是什么,不过散发出来的味道却是香甜而诱人食欲的,李春兰觉得好奇,干脆在小馆子里面坐下来,点了一份具有当地特色的餐点。

这个餐点很有意思,是用南瓜熬煮成粥状,吃的时候配着抹上肉酱的玉米面软饼,倒也别有风味儿。

这种东西李春兰只吃了一份儿就饱了,不过反观当地的那些壮汉,他们竟然要的都是两人份儿,吃饭的碗看起来跟小桶一样,这也让李春兰明白了,为什么当地人都长得那么膀大腰圆,有着魁梧的身形。

吃过饭之后,李春兰看了看地图册,决定去一家名叫做仁记的大中药房碰碰运气。

旅游地图册侧上边儿专门宣传了这家仁记中药房,说是里边儿能够提供古老而有效的神奇东方疗法。

第九百三十七章 同行

又乘坐了好几站的电车,李春兰才到达仁记大药房,现在已经是早春时节,这个仁记大药房门口竟然种着很罕见的玉兰树。

玉兰树开着紫色的花朵,硕大而华美,有好几个当地人举着相机在树下拍照,他们笑容可掬,看样子很喜欢玉兰花。

仁记大药房的门脸儿装修的很有特色,跟古代的宫殿一样红墙碧瓦,富有东方气息。

不知道这个大药房里边儿坐堂的医生医术到底怎样光是看他们的门脸儿,就觉得这些人至少还心怀故国,李春兰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这才点点头,迈步走进了仁记大药房。

出乎李春兰的意料,这个仁记大药房不同于其他大药房那么冷冷清清,里面竟然有很多候诊的病人,这些病人里面不但有黑发黑眼的同胞,更多的却是金发碧眼的当地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