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萌妻医仙有点甜(912)

作者:风啸烟墨 阅读记录

万事俱备,现在就等着跟枣仁堂交接房屋了,一周后就到了交接的时间。

李春兰带上了两名助手,还有财务人员一起赶到了枣仁堂。

枣仁堂已经被腾空了,白景琦神情落寞,站在枣仁堂的牌匾下边发呆,在他的身边,已经有人搬过来梯子准备摘牌子了。

李春兰倒是十分能理解白景琦的心情,想当初她刚进京的时候枣仁堂是何等的红火,如今却是日薄西山,已经到了摘牌儿的地步。

“春兰,你来了,那我们就办交接手续吧,”白景琦看到了李春兰,有些自失的递过来。

这些文书都是房屋转移合同,李春兰一一看过,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就示意手下的财务人员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支票。

自此,枣仁堂正式摘牌,直接换上了仁德医院的牌匾。

白景琦不胜唏嘘,他的儿子帮着把换下来的牌匾包好,又扶着老父亲慢慢离去。

经过这段时间的苦心经营,李春兰终于把医院做大了,有了房子之后,她立刻找人装修,按照目前最新的理念装修病房配设备。

枣仁堂原有的装修就不错,因此维修装潢的时间大大缩短,仅仅过了一个月,新的仁德医院就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众人面前。

有了仁德医院,李春兰就把原来的大药房全部腾空,所有的人员设备全部都搬到了新的医院来。

原有仁德大药房的位置不错,李春兰准备在大药房的位置开一个火锅店。

认真观察过这一片步行街,这一片都是以商业为主,根本没有经营餐饮业的店铺,这就造成了大家兴致勃勃的逛上一天街,最后还得饿着肚子离开的局面。

李春兰觉得,她在这里独树一帜开个餐馆,刚好能解决这部分逛街的人没地方吃饭的问题。

这都是李春兰后续的发展计划,目前她暂时还顾不上,因为仁德医院的手续还没有完全办下来。

目前私立医院还是新兴事务,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各个具体管理部门,大家都对仁德医院持怀疑态度,他们怀疑仁德医院的医德医风,也怀疑这家医院能否为病人提供过硬的医疗。

李春兰跑了不少地方,差点磨破了嘴皮子,期间还请石景宁和谢子修帮着出面,最后总算是把手续给办妥了。

在秋日一个晴朗的天气里,阳光照得仁德医院的牌匾闪闪发光,门口的鞭炮震天响,李春兰笑容满面和请来的嘉宾一起为仁德医院医院剪彩。

她的前半生一直顺着流水而行,从今天开始她将逆流而上。

第九百八十一章 惹人眼红

都说万事开头难,那些新招聘进入仁德医院的医护人员,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准备过一段坐冷板凳的日子,然而出乎他们的意料,仁德医院从开张的第一天开始,就是宾客盈门。

不对,应该叫做病号,总之仁德医院并不缺顾客,放过鞭炮以后领导刚刚讲完话,那些在门口看热闹的人,就纷纷走进医院,开始排队挂号。

因为仁德医院三天前就贴出了告示,开业的头三天挂号费全免,诊金打八折。

这些新来的医生,搞不懂仁德医院为什么有如此好的群众基础,不过既然病人已经上门儿,他们也就各就各位,赶紧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作为医院的一杆旗,李春兰自然是最忙的。

这段时间在仁德大药房坐诊,她就把仁德大药房将要扩展为仁德医院的消息传了出去。

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是直接冲着她的名气来的。

刚开张的第一天,全体医护人员就是干劲儿十足,收工之后,大家一起在医院食堂吃着美味的饭菜,一边儿计算起自己这一天的收益。

目前诊金打八折,因此大家的提成也打八折,即便如此,那也是收入不菲,尤其是几个医生,这一天的收入算下来已经有了十多块钱,大家一算这可不得了,这一月下来奖金可得超过工资

其实经济奖励比任何规章 制度都要管用,大家搞清楚多劳多得是这么个机制之后,干劲儿更加足了,医生的态度都好了许多,看着病人脸上都有笑容,一个个嘘寒问暖,说话也幽默起来。

而护士的服务态度则更加殷勤周到。

在这种奖励机制下,医生护士都意识到,每治好一个病人,每留住一个病人,都是为自己在挣钱。

再加上所有的疑难杂症到了李春兰手里都是手到病除,短短一个月之内,仁德医院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在业内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

一个月结束之后,李春兰高薪聘请来的会计早早就把帐算清楚,然后亲自把每个人的工资发放到了他们手中。

这就是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不同的地方,在公立医院所有的报酬都是透明的,而私立医院,你有多大本事就挣多少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