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八十年代搞京剧(198)

作者:苏放英 阅读记录

“不不不,辛老板永远是我心目中的number one。” 盛慕槐赶紧说,盛春忍不住笑了。

爷爷这些年越来越快乐,对戏曲那种纯粹的热爱又焕发了。他身体恢复得很好,甚至比在槐上镇时还健康,都这把年纪了,还每天跟师兄在院子里练功呢。

吃饭的时候,盛慕槐说:“明天我们要去太平园试妆了……”

太平园是鼎成丰科班当年御用的场地,辛老板组班后也曾经多次在太平园献唱,它对爷爷和李师伯来说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太平园不是荒废了二十几年了吗,剧组好像把它租下来又复原成民国戏楼的模样。您们……想去看看吗?”

李韵笙和辛韵春对望了一眼,往事浮上心头。

李韵笙说:“我们是外人,你们在拍电影呢,不好去看吧?”

“李师伯,您在戏曲界辈分那么高,这电影又是鼎成丰科班作为原型的,导演巴不得您能提点一二呢。您说一句话,可能电影就受益无穷。”

“我就怕这个。韵春他不想让别人围着,我一去,你们剧组里那些戏校的孩子和京剧团的演员就都知道了。”

也是,盛慕槐迟疑了。爷爷脸上也有一道疤,如果和李韵笙一起出现,也太引人遐想了。

“这样吧,你带你爷爷去看看就行了,我总有机会去看的。”

爷爷是想去的,他说:“别声张,我坐在台下看看舞台就行。”

既然那断瓦颓垣都能重建,昔日辉煌的见证者也自可以去缅怀一番吧。

***

太平园始建于清末,曾经是设茶座的戏园,但在爷爷他们登台演出的时候,已经改成了新式戏院。

虽然建筑外观仍旧保留传统,内部重建的舞台却宽敞明亮,有声光电等现代设备。除了楼上的包厢仍设茶座以外,上下两层楼都改成了西方剧场式的连排座位,一个戏院共有八百座。

盛慕槐和爷爷走到太平园外,已经很惊叹。

那掉漆的柱子和残损的牌坊整修一新,写着“太平园”繁体字的招牌重新挂在楼门上。门口放着写戏码的水牌子,还停着几辆黄包车,有人进进出出搬运戏箱,好像时光又倒退回六十年前。

跟着搬戏箱的人进去,剧场的灯大亮着,照得舞台和四周一片通明。那些低垂的丝绒帷幕,雕花的栏杆,历历在目,盛春看得仔细,一切都同从前没什么分别。

昨天和盛慕槐聊天的李场务过来,见到她身后还跟着个老人家,有些惊讶,盛慕槐笑着介绍:“这是我爷爷,和戏曲也有些渊源,今天来看看。”

“是盛大爷啊,您好您好。” 李场务热情地打招呼,又对盛慕槐说:“我带你去化妆室吧,导演说你熟悉辛老板化妆的方法,让你替池先生和小万化妆呢。”

“好,爷爷,你跟我一起去吧?” 盛慕槐回头问。

“不,我不打扰你工作。” 盛春摇摇头,指着一排座位问场务:“我能在那里坐着等她吗?”

“当然,您坐着,想坐多久就坐多久。就是这儿冷,那什么,小崔给盛大爷倒杯热茶过来!” 李场务喊。

“爷爷,您真要一个人在这里呆着?” 盛慕槐有些不放心地问。

“没事,我就想再感受感受这老戏院。” 爷爷微笑着说。

盛慕槐点头,终于和李场务走了。半道上,李场务问:“你爷爷以前应该常来太平园吧?”

“你怎么知道?” 盛慕槐有些吃惊。

“只有老观众才会对这个园子那么有感情啊。也挺好的,你知道吧,这儿差点就要拆迁盖楼房去了,如果不是咱们的投资人及时买下,这个老戏院就没了。”

“胜望班把这里买下来了?” 盛慕槐问。

“嗯。”

“班主不是在香港吗,能拿这楼干什么?”

“谁知道,但空着也比拆了好,这是多少老首都人的回忆呀。”

***

池世秋和万星明穿着水衣子,坐在椅子上,另外一个京剧化妆师负责给他们打底,盛慕槐就替池世秋涂指甲油,边嘱咐他:“涂好以后手别动,摆在桌子上晾干。”

池世秋的手指修长白净,指甲从来都剪得很短,现在为了演戏特意留长了些,涂起红色来形状很是好看。

池世秋左右看看自己的手,笑了:“没想到这辈子还有涂指甲油的一天。”

“多好看呀,女生都羡慕的手呢。” 盛慕槐说。

池世秋本来就白皙,打过底妆后整张脸和粉扑子一样白,更显出眼周与额角底红的浓烈。

“闭上眼睛,我给你化眼妆。” 盛慕槐拿起一只刷子,沾上胭脂,凑近池世秋开始画起来。他的睫毛既长且密,在刷子下微微轻颤。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