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太子宠妃(246)

作者:湘湘兮 阅读记录

在这样父不喜,兄成仇的环境下,想要凭靠着家里势力人脉为自己谋划未来,还不如自身努力来得靠谱。

而法海也算是有些才华,人也上进,年二十四岁中了进士,改庶吉士。在一帮皇亲国戚们都靠着家族荣光而入仕,法海也算是一个另类。

不提佟家这一堆的糟心家事,康熙帝对法海这个表弟倒是挺不错,看他是有真才实学,年纪轻轻便中了进士,也乐意提拔。康熙三十七年,便选派了法海为皇子们的师傅。

以法海当年只有二十八岁的年纪,再对比其他诸如张英等几个头发已然花白的皇子老师们,法海真的太过年轻,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清史中最年轻的皇子师傅。

如今,康熙帝又将法海任命充为日讲起居注官,经常带在身边。由此可见,康熙帝对于佟家人的优待。

胤礽明白,只要汗阿玛还在,即便他是储君是太子,佟家也不是他能随意碰触伸手的地方。但该做的准备,胤礽并不会坐视不理,万事不备。

胤礽如今与佟家关系依旧不算亲近,但在他有意控制下,却也没有往最坏方向发展。

法海此人,胤礽并不陌生。

因为胤礽很早时候,便已经在悄无声息间,养成了不时便会前往上书房,关心一下弟弟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的习惯。康熙帝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也十分满意于太子对底下幼弟们的关心爱护。胤礽要是很久都不再过去,康熙帝反而才会觉得奇怪。

如此,作为皇子老师的法海,胤礽自是经常得见。而见的次数多了,人也就会变得熟悉了起来。

对于胤礽来说,在佟家培养一些亲近自己一方的人脉势力很有必要,太大的目标他不宜动作,但合适的人选,还是要试着争取。

而法海,觉得家里靠不上、万事都得靠自己打拼的他,在太子之位极为稳固的当下,稍稍倾向于太子,博得下一任帝王的好感,也并无不可。

于是,双方有意之下,很快便达成了默契。但无论人前人后,双方对于保密事宜也都颇为注重。

第141章

回到幽静的畅chūn园, 康熙帝也并不清闲,接连召见了几个重量级朝廷大员, 所议之事毫无意外俱都围绕着河工进行。

朝廷今年的工作重心就在于河工, 这是朝野共识。不论是河道疏浚, 还是河堤修建等等, 都是今年重中之重的大工程。

疏浚河道的总领之人康熙帝年初时便已经定下大阿哥胤禔, 至今这个人选康熙帝依旧坚定, 没有变化。

那之后, 康熙帝还亲点了简亲王世子雅尔江阿、僖郡王岳希、贝勒延寿、公齐克塔哈、普奇五人偕往。

但这还不够。

不论是胤禔, 还是后来康熙帝钦点前往协助胤禔的雅尔江阿五人,这些人俱都有一个相同特点,那便是人都比较年轻。

年轻意味朝气蓬勃,jīng力十足,但也意味着人生阅历浅, 经验少, 沉稳不足, 许多事情在考量和执行上也难免会有不足。而这也是康熙帝喜欢任用老臣的其中一个原因,老臣办差会比年轻人来得更让他省心放心。

而且, 河工乃大清国朝之大事, 涉及重大,影响深远。康熙帝虽然重视儿子,也有意让胤禔多加锻炼, 但却也不会因私而忘公,将如此紧要政务犹如儿戏般对待。

有分量有经验的老臣, 还是要派遣前往作为指导和压阵的。于是才有了康熙帝在畅chūn园接连召见重量级朝臣举动。面对面商谈探讨,康熙帝也能更直观择选出合适人选。

胤禔一看畅chūn园如此热闹,重量级大员们齐齐汇聚,心里也蠢蠢欲动起来。

借由康熙帝钦点他为河道疏浚差事的总领人,在请示康熙帝同意后,便频繁的出入于畅chūn园。

这些重量级大员个个位高权重,还深得康熙帝器重,想要将人拉拢过来当然不会是一件容易事。胤禔虽然对自己足够自信,却也没有天真无邪到认为只要报出自己大千岁的名头,再礼贤下士一番,众人便皆臣服脚下。

但多接触jiāo流也是会有好处和收获。今年河工,他作为其中河道疏浚的总领人物,在康熙帝与众大臣议讨商谈时,可以坐在边上旁听,也能自荐发表自己的建议看法。

为了这次工程,胤禔私下里可没少做准备工作。不但多次咨询了明珠,还聚集了众多幕僚为他出谋划策。一番折腾,胤禔认为自己受益匪浅,已然懂得良多。

况且,不管自己的提议最终能不能被康熙帝采纳任用。以他在康熙帝和一gān重量级大臣面前这一番积极表现,言之有物,即便不能达到让所有人另眼相待的地步,也能刷一波qiáng烈的存在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