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太子宠妃(261)

作者:湘湘兮 阅读记录

隆科多最见不得她这副可怜兮兮的模样,连忙抱着人便是一通好言安慰。

隆科多也很想将李四儿明媒正娶作为他的正妻。可隆科多虽然宠爱她,甚至与父母抗衡的宠妾灭妻,给予她自己后院的管理大权,但他脑子理智好歹还在线。知道现在这样程度,他的父母虽然心中不喜,但还能睁只眼闭只眼的默认,但若是得寸进尺将自己正妻之位也给予李四儿,父母却是不可能再次妥协,而佟家其他人也坚决不会允许。

若是他非要一意孤行,等待他和李四儿的最终后果,也只可能是他们不再顾及他的意愿,而是将李四儿直接处理掉。

此外,除了佟氏家族不会同意,甚至还会引来康熙帝的目光。以他对康熙帝的了解,康熙帝知晓后,也只会认为李四儿是祸乱佟家不安分因素,断然不会容许这样的存在。

他不可能将心爱的女儿置身这样危险中,所以对于李四儿的一番暗示,隆科多只能一如既往含糊过去。

其实心里多少有些憋屈,隆科多出身佟家,是康熙帝的亲表弟,自幼便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这样得意的人生,自己的妻子人选却不能自己做主,还真是令人不慡!

说到底还是自己权势不够,没有足够话语权,才会什么事情也做不得主。

隆科多想着,眼中闪过一丝野心。

第152章

十月初三, 是皇太后六旬的圣寿节。

对于这位嫡母皇太后,虽然与康熙帝没有直系血缘关系, 但母子二人关系素来亲近和睦, 康熙帝对皇太后亦是一直孝顺尊敬有佳。

日常不但晨昏定省, 便是出巡在外、或是畅chūn园小住, 也不会将皇太后忘记脑后留在深宫之中, 而是多次奉了皇太后随驾一道出行, 游玩散心, 并时常嘘寒问暖, 十足贴心。由此可见康熙帝对皇太后之重视。

如今皇太后人生唯一一次的六旬大寿,孝心的康熙帝自是没有不重视有佳的道理。

不但早早便安排四阿哥胤禛整备欲进献的一长串贵重寿礼,皇太后六旬大寿庆祝宴席也是很早便jiāo代胤礽和内务府操持,很是用心。

圣寿节当日,康熙帝还亲命御膳房数米一万粒, 为皇太后作寓意极好的万国玉粒饭。一些肴馔果品等物亦是进献了不少。

对于康熙帝的一番用心和孝心, 皇太后心中欢喜与感动互相jiāo织着, 面上开心愉悦的笑容更是不断,心情极为动容的用了不少御膳房送来的万国玉粒饭。

寿宴上, 众皇子宗室、朝堂大臣、后宫妃嫔以及各府福晋、命妇们全数到场。便是九月里才出嫁的五公主也与额驸舜安颜一道前来, 皇太后见他们小两口相处不错,终是安了心。

皇太后坐在康熙帝身边,目光清明, 神色慈和,不时和康熙帝说着话, 笑意满面。

观赏节目过后,便是献礼环节。所有人都进献上了jīng心准备的寿礼,其中又属康熙帝所整备的寿礼最为珍贵出彩,独一无二。

康熙帝见皇太后今日确实高兴,心情颇高,心里也满意的点点头。

这寿宴筹备得不错,宴席桌上佳肴菜品jīng致可口,所安排的表演节目也很是jīng彩别致,太子用心了。

老四胤禛整备寿礼一事也办得不错,他之前所给礼单上的寿礼都准备齐全,品质模样也俱是jīng美不凡,康熙帝很是满意。心里还想着这老四办事靠谱,以后也可以给他身上加些担子。

寿宴之后,胤礽带着石悦瑟一道回毓庆宫,路上两人手牵着手,夜色静谧而温柔。

翌日,继年初时考教天下贡士,康熙帝又一次带着太子胤礽于太和殿前策试天下中式武举,行止间无不表明了对胤礽这个太子的重视。

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历史悠久,但历来地位口碑却不及文举来得高大上,直至前明朝,武举才稍得兴盛起来。

而到了如今清朝,情况又大不相同。大清是游牧民族马背上得的天下,对于武力骑she以及英勇的勇士巴图鲁甚是看重和敬佩。因此,大清上下对于武举选拔重视程度自是大大超过历朝历代。

到了康熙帝这里,重视程度更是有增无减,不但国家层面大力提倡,武举制度也日益修正严密,录取方面亦是相对公正。一时间,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民间习武之风亦是多有兴盛。

策试之前,康熙帝也不忘对太子言传身教,“如今国家安定和平,欣欣向荣,需要无数能gān的文官参与管理中央和地方政务。但文固然十分重要,我们却也不能忘本。

咱们大清是马背上得的天下,根本依靠还是八旗男儿的英勇和qiáng悍。你们兄弟还小的时候,朕除了在文学课业上要求严格,对于骑she方面亦是从来不曾放松,便是这个道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