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太子宠妃(274)

作者:湘湘兮 阅读记录

上个月选秀刚结束,一大批可自由婚配的贵女正待嫁闺中,这时候正是京中人家相看和结亲最活跃时候。

石悦瑟稍算了算,小弟观音保都已经十八岁,长大成人了,想当初还是那么小一个孩子,“时间过得可真快!”

感叹了一句,石悦瑟又问,“额娘可有看中的?”

“还在看。”

这年头高门大户相看媳妇可不是件轻省容易之事,不仅要考虑彼此家世门第,家族人员,背后势力牵扯也要考虑进去。尤其他们家还出了一个太子妃,以观音保太子爷小舅子的身份,其婚配更得仔细斟酌。

“嗯,婚姻大事还是要慢慢来,不急。”

第160章

六月里, 康熙帝一行人到达蒙古境内的西巴尔台,并停顿驻跸在此。

早已得了消息的蒙古喀尔喀、四子部落、阿霸垓部、阿霸哈纳部、苏尼特等部的诸王、公、台吉等权贵们陆续来朝。

之后接见这些蒙古贵族时, 康熙帝全程都将太子胤礽带在身边。诸王公们除了要给康熙帝磕头请安, 也要给皇太子见礼。

这些蒙古贵族们有的曾见过太子胤礽, 有的却是没有见过, 但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曾听闻康熙帝对这位太子的重视和宠爱。这会儿真正直面这对天家父子间相处, 才知传闻不假, 甚至太子圣宠程度比之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只见康熙帝每每在说到太子时, 那发自肺腑、满脸骄傲神色, 便知康熙帝对这位自两岁便被立为储君的太子十分满意。

这还不算完,康熙帝更甚至当着蒙古诸王公的面直言宣称,“有此太子,是朕之福气,亦是国朝之幸。”

明确而肯定的表态, 更加重太子分量地位的同时, 也昭示着太子储君之位坐得稳稳当当。

闻言, 自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太子一系暗自欢喜先不说,与太子不睦甚至敌对的一方, 心情就不是那么美妙了。

蒙古诸王公权贵中一些存了旁的心思的, 心里也是不甚太平,原本就不算坚定的偏向立场也开始动摇起来。

太子甚少随驾出巡塞外,上一次随驾还是康熙帝三十二年时遥远的八年之前。大阿哥胤褆却是不相同, 没有皇太子需要监国的名义和权责,身为皇长子的他随驾机会自是不会少, 与蒙古诸部权贵接触机会也要多过胤礽许多。

接触得多了,热衷发展势力的胤褆自是少不了一番许利和拉拢。而面对巨大诱惑,多少都会有人心动和上勾。

可看如今这情形,前景似乎不像直郡王所描述的那般美妙啊!太子深得圣心不说,本人也贤德仁厚,储君风范更是不同于寻常皇子阿哥。几次场合下来,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一些被大阿哥蛊惑拉拢才靠过来的蒙古贵族们,心眼难得清明起来,顿时便生了退缩之意。别到时候好处没得到不说,还惹来一身灾祸,得不偿失。

对此,胤褆简直气得险些吐血。自己费心费力,多年努力好不容易才拉拢的一批人,还未发挥过什么积极作用,只因为太子到来,以及康熙帝一句话的神助攻,便瓦解了大半,他现在还能维持住面瘫表情,已经是全力克制的结果。

等其他部族诸王公等陆陆续续到达,康熙帝便按往年惯例下令举办了一场篝火晚宴。大家齐聚一堂,露天而坐,有酒有肉,有歌有舞,好不热闹。

康熙帝笑逐颜开,依旧不忘当众显摆自家儿子,这个儿子指的当然是他最喜爱的儿子太子胤礽。除了太子之外,嫡皇长孙弘昭也是康熙帝重点显摆夸赞的对象,那一脸自豪骄傲的模样看得一众阿哥们一阵牙疼,心酸不已。

以往出巡在外,康熙帝也有夸赞显摆儿子的习惯,可这夸赞的时候,众皇子阿哥多少都有份儿,雨露均沾,可如今太子和皇长孙一来,他们就全都被康熙帝给扔至脑后,甚少提及。

比不上太子受宠也就罢了,竟连小侄儿都及不上,想想便觉心酸,人生艰难。

见康熙帝兴致勃勃,众人自然也乐得配合,体察圣意般纷纷附和的夸赞起太子和皇长孙,令康熙帝龙颜大悦,很是满意的点点头。

康熙帝是真心喜爱胤礽这个儿子,也是真心想让所有人都知道并羡慕自己儿子多么优秀孝顺。除此之外,康熙帝心中也有一番思量。

比起其他儿子们,胤礽这个太子随驾机会着实不多,一直都待在京城,以至于众人虽知有个太子,但太子的存在感并不qiáng。所以,借着这次机会,康熙帝也希望能给胤礽刷上一些声望。

康熙帝的心思,胤礽能猜到一二。虽然一直以来都奉行着韬光养晦,低调策略,但有机会出击时候,胤礽也不会白白错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