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太子宠妃(38)

作者:湘湘兮 阅读记录

相比胤褆的不靠谱,康熙当然更相信福全。福全是他亲哥哥,自幼一同长大,关系极好,也了解颇深。

康熙深知他是个性情温和,厚道老实之人,能让这样老实人都生气得上报到他这里来,可见胤褆所做太过分。

康熙想到胤褆这个大儿子,虽然长得高高壮壮,武力值很高,是个满洲巴图鲁的好苗子,但他也知道这个儿子身上的缺点,自视甚高,甚至有些自负,行事冲动,性格鲁莽。

结合以上,康熙判断,福全奏上所言,完全可信。

军中主将和副将不和,乃是战场大忌。而这一战又尤为重要,不仅要雪洗□□会河之战的耻rǔ,也关乎他对蒙古的一些政治意图,意义重大。

只有旗开得胜,提升士气,携大胜之威,才能镇住蠢蠢欲动的蒙古诸部。

思来想去,康熙越发坐不住了,他觉得他得提早出发,亲自督军,才能镇住这些不省心的,才能万无一失,确保胜利。

七月十四日,康熙帝启程,御驾亲征噶尔丹。

奈何,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才出发没几日,康熙就病倒了。

及至七月二十三日,康熙巡兵至博洛河屯,龙体依旧不见转好,仍有发烧不适,康熙无法,只得听从群臣请命,即日返回京师。而前线战事则jiāo由福全等主持。

行宫中,康熙躺在塌上,脸色憔悴,脑子昏昏沉沉,心里却堵着一股气,着实不快。他本欲亲征,大展权威,结果却是病在半途,虎头蛇尾,觉得太是丢人。

康熙愈想愈不慡,只是身子实在支撑不住,稍刻,便已沉沉睡去。

梦中,康熙见到了年幼时的胤礽,小小的个子,脸上还带着点婴儿肥。端坐在书案后,却坐姿挺拔,气势十足。板着个小脸,认真读书,声音稚气,却十分清晰。看见他过来,便转过头,声音孺慕的唤了声,“汗阿玛。”

醒来后,康熙心里十分想念宝贝儿子胤礽,又念及自己此刻病中,不想委屈自己,想任性一回。便对着侍候一旁的梁九功,声音沙哑吩咐,“传旨皇太子和三阿哥,前来行宫。”

“喳。”梁九功领命退出,安排人回京传旨。

毓庆宫,胤礽很早便接到康熙生病的消息,虽然从传回宫的消息和脉案上看,可知康熙病情虽拖沓不见好,却并不危险,但胤礽依旧担忧。

可他纵为皇太子,无召亦不得出京,只能写了信给康熙送去,表达关怀。

如今接到康熙亲命前往探病的旨意,胤礽心下一喜,有条不紊开始布置各项离京安排。

胤礽先命太医院备好与康熙病情对症的上好药材,他要带往御前。又召集京城留守重要官员,吩咐jiāo代一番布置之后,方前往宁寿宫,与皇太后辞别,才带着胤祉快马加鞭,一路驰行,直奔行宫。

路上,冷风chuī来,冰凉刺骨,耳边风声呼呼作响,胤礽思绪却极为清醒,莫名的,他突然想到石悦瑟信上曾与他说过一则故事。

有一富家老爷,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嫡妻所生嫡长子,名正言顺的家业继承人。同时,大儿子自幼聪慧敏锐,才华横溢,颇得老爷喜爱与看重。

而小儿子却是妾室所生,庶出之子,身份低微,才情一般,不得富家老爷喜欢,但他却是个惯会做戏之人。

有一日,富家老爷生病在chuáng,大儿子正巧在家,听到大夫的诊断,知晓老父病情不严重,将养一番便会好转,于是心里并无太过担忧,面上亦无忧色,行为有条有理,不见慌乱。

而小儿子此时在外,接到父亲生病消息,也知晓父亲病情并不严重。然而,小儿子却只当作不知晓的模样,反而连夜赶路,风尘仆仆,见到富家老爷后,立即红了眼眶,在富家老爷chuáng前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富家老爷一瞧,这小儿子一听自己病了,便连夜快马加鞭赶回,面容憔悴,神态忧戚,担忧之情溢于言表,何其孝顺。直把病中心理脆弱的富家老爷感动得眼泪直流,连连道小儿子纯孝。

再对比大儿子的面无忧色,从容淡定模样,富家老爷心里很不是滋味,难免觉得大儿子不孝顺,心里对大儿子彻底留下了芥蒂。

后来又发生诸多事情,更加深了富家老爷对大儿子的不满,心里成见越积越多,最终,富家老爷忍无可忍,直接废了大儿子家业继承资格,改立了小儿子。

到达行宫,因着路上想到石悦瑟信中所言,胤礽下马之后,并未先去梳洗换装,整理形容,以维持他皇太子的一贯优雅仪态,而是直接带着胤祉,直奔康熙寝殿。

康熙看着自己一贯最爱洁最重仪容仪表的儿子,竟然因为担心他这个老父亲,如今灰头土脸,形容láng狈,神情疲惫,更多却是担忧紧张。一见到他,胤礽更是红了眼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