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仵作(331)

作者:凤今 阅读记录

听说西北新军里有一小将回朝受封,从军半年就升了四品武官,莫非就是此人?

牢头猜测着,心中惊诧,这时听暮青问道:“驿馆中的吏役都是单独关押的?”

“啊,不是!”牢头怔了怔,赶忙答道,“因厨房里的人和送包子去勒丹使节屋里的人嫌疑重些,未免串供,尚书大人才下令单独关押的。”

元修闻言眉头深锁,赶来刑曹大牢的途中,他还以为今夜他帮对方来了个调虎离山,这一退堂,对方定要将驿馆里的下毒者灭口。看到人真的死在了牢里时,他曾怀疑是有人买通了牢中吏役将人杀了伪造成的自缢,没想到竟真的是自缢!

驿馆厨子自缢了,假勒丹使节也服毒身亡了,此案幕后藏着的那黑手不是查不到了?

这时,牢外有杂乱的脚步声匆匆而来,不一会儿,林孟和盛京府尹赶到,一看到牢内情形,两人皆被熏得以袖掩鼻,林孟更是震惊地问:“这、这……真是杀人灭口?”

“自缢。”元修道。

“啊?”林孟讶然。

暮青看了他一眼,从牢里出来,道:“现在,此案线索已经断了。”

第27章 陪你守岁

线索断了?

林孟和盛京府尹乍一听闻此言都有些懵,此案进展至今靠这少年一人,当殿救人、查毒断案,连假勒丹神官都被她给揪出来了,现在她说线索断了,案子查不下去了,他们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假勒丹神官死前,我曾问过他一些问题,得出了一些结论。”暮青道。

“第一,跟他接头的是大兴人,此人士族出身,门第颇高。”

“第二,他与多杰没有私怨,此事乃勒丹王授意,乌图并不知道。”

“第三,毒是接头人直接给驿馆厨子的。”

“第四,他以前来过盛京,那旧庙是他们的接头地点,他曾到过那里,所以对那条路很熟悉。”

暮青一连丢出四个案情消息,却没人知道她是如何得出这些结论的,包括元修。但暮青没给人问的机会,接着道:“此案线索虽断,也不是不可查,可从两处摸查看看。”

“其一,厨子死了,他为何自杀?我能想到的只有那幕后之人身份颇贵,他不死难以保家人,所以可派人暗中监视厨子的家人,看看有无收获。”

“其二,那人是何时假扮勒丹神官的尚不清楚,既然乌图不知他杀多杰之事,那么可询问一下乌图,问问他与假神官相处时有无不同寻常之处,兴许能有收获。”

暮青说完,没人接话,她看了几人一眼,道:“暂时就这么多。”

林孟:“……”

就这么多?

这叫线索断了?

暮青一眼就看出林孟在想什么,道:“这只是查案方向,不是线索,你对此不要太乐观。本案幕后之人很聪明,我原以为你离开府衙之后,他会派人杀人灭口,但他没有,而是厨子自杀了。他杀总会留下破绽,容易被人顺藤摸瓜,自杀却能断了线索,此人身份尊贵,行事又聪明,此案想查下去并不容易。再者,我说监视厨子的家人,但这么做未必能有收获,不要以为厨子死了,那幕后之人就会暗中给厨子的家人补偿,他那么聪明,应该能想到我们会顺着查下去,所以他派人接触厨子家人的可能性不大。”

这么一说,林孟和盛京府尹便都觉得心头凉了半截。

“有钱能使鬼推磨,驿馆的厨子兴许在做此事前就被收买了。你们可派人传厨子的家眷来收尸,再派人盯着他家里,瞧瞧发丧时的花销是否正常。如若不正常,查查银子是哪里来的,现银还是银票。若是现银,传他的家眷问问银子是何时带回家中的,厨子有没有说什么。若是银票,查查是哪家银号的。”暮青又说得详细了些,但她仍然不抱太大希望,还是那个原因,那幕后之人很聪明,他八成不会留下银票这等追查线索。

盛京府尹连连点头,只觉有这少年在,没线索也不愁。

林孟却很发愁,原本相国之意只是命他审出驿馆下毒之人,没想到竟牵扯出勒丹神官来,人是假的不说,还服毒死了,如今连驿馆厨子也自缢身亡了,此案显然已不是线索断不断的问题了,而是他已不能做主再往下查,必须要禀告相国大人,看相国大人之意如何了。

案情重大,林孟不敢拖延到明早,于是便问元修道:“侯爷要回相府,下官正好同去,此事需向相国大人详禀。”

元修在宫门前说过今夜要回相府守岁的,眼下就快子时了。

元修闻言眉心却拧出个疙瘩来,道:“我是要回府,但林大人就不必去了。”

林孟一愣,随即意会过来,笑道:“侯爷多年未回京,今夜便是天大的案子也该叫侯爷与相爷和夫人一同守岁的,那下官便明早再去相府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