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人走茶凉(154)

作者:玉修奈何 阅读记录

虽然钱问归的妹子钱鸢儿表明可以把程长安送到她家里住几天,但雁十三看着钱鸢儿那要把程长安生吞活剥了的眼神还是拒绝了。

别的他不知道,但钱鸢儿看上了程长安这点雁十三还是清楚的。所以,雁十三是绝对不会将自己的小弟子送入虎口的。

而这里,也是女主男主见面相识的地方。

在揭榜那日,梁修竹会在众人的贺喜中接住林千秋投掷于他的荷包。然后在宴请的酒会和诗宴里,与林千秋相识相知相熟。

梁修竹会与林千秋定下约定,一个回到霜寒居苦读,头悬梁锥刺股。一个为了对方毁婚约,违父母之命,反伦理常道。然后就是一系列的追逐和虐,直到有情人终成眷属。

一考三日,这群孩子一回来就倒在了酒楼的床上起不来了。

然后到了揭榜那日,除了程长安,所有人都取得了不错了名次,尤其是梁修竹夺得了榜首,成为了众人追捧的对象。

但出乎意外的是,梁修竹竟与林千秋相识已久。

雁十三询问初见之后才知晓,早就在中秋节的灯会上相识了。而这次梁修竹也是有备而来,在成绩出来的那一天,梁修竹便跪在雁十三面前请求雁十三帮他上林家求亲。

当然了,林家没有答应。不过在林千秋的死缠烂打下,还是定下了四年之约,若是梁修竹能在四年之后飞黄腾达,那便将林千秋许与他。

在这里呆了几天,雁十三便带着学生们回了霜寒居。

一路上他们都在打趣梁修竹,不过也都只是打趣,毕竟谁也不知道未来是怎样的,所以也只是打趣。

回镇子上以后,该听学还是得听学,该做课业还是得做课业。谁都不会因为一次得中而忘乎所以,洋洋自得。

雁十三想了想,还是打算给他们放三日假,只三日的时间他们都不回去,雁十三便打算请他们去了梨园看戏。

雁十三不是第一次去镇子上的戏台那处看戏了,曾经的任务里他也当过戏子,也为世界人物唱过戏。

所以,当雁十三看到镇子上的古老的那座戏台时,有着说不出的震撼。红漆褪去,台木老朽,这般老到让人揪心的戏台,落满了岁月的尘埃。

尽管如此,来这里捧场的人们还是很多。或许是古代的生活太无滋无味,所以钟爱这咿咿呀呀浓妆艳抹的戏。

不同于现代,这么好的国粹说湮没就湮没,说不要就不要。

他去看过许多地方的戏台,大部分都是落满了灰尘,台上唱着咿咿呀呀的华丽却悲凉的曲,台下无一人驻足品赏。就是有看客,也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与蹒跚学语的幼童。

也不是未见过台上咿呀,台下无人看的尴尬场面。戏也曾红颜淡妆,略施粉黛,也曾天香国色,浓墨重彩。

在各个不同的时代大放异彩,无论是繁华昌盛还是战火连天,任何的天灾人祸都未曾让戏曲断绝,到了安逸全速向前的现代,却将曾经见证时代更迭的戏曲给逐渐从世间的舞台淡去抹去。

它们早已韶光不在,只留存这样沧桑入骨的姿态。

如台上永远唱着一曲《霸王别姬》,台下人走走停停,却还是咿着唱着曲儿,流着泪不肯退下舞台,霸着那一方戏台自唱自赏。

为何还要如此执著地等待?曾经戏里的主角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每一天都有过客的脚步在台下徘徊,可真正愿意停下听上那么一两段的又有几人?

雁十三领着小兔崽子们行走在被屋舍挡住阳光的冰凉的青石板路上,从檐角流泻下来的阳光碎碎的洒在身上,炙热而滚烫,褪去了一身的懒气。

“先生!大热天的看什么戏啊!我们回去吧!”姜微尘是个闹腾性子,让他规规矩矩的看戏堪比要了他的命。

“你若是不想看,便回霜寒居看书,待会我回来了会抽你背诵的。”雁十三不咸不淡的说与姜微尘听,然后这小子一下子就焉了。

不远处有一座戏台搁歇在炙热的阳光下,高傲又寂寞地向路人诉说着它曾经华丽的故事。

这是江南人的戏台,生长在民间,流传在民间,也璀璨在民间。

镇子上的戏台是为了举办庙会时酬神、祭祀以及一些特殊的节日与风俗而设的。但很多时候都是为镇子上的人们娱乐用的,这里驻留着一班子历史绵长的戏班,是镇子上人们的悲欢喜乐的聚焦。

天虽炎热,却已有少许人搬着小马扎聚在台下等着戏来。

这与现代是不一样的,现代是没多少人愿意大热天跑出门就是为了听一台戏的。现代的娱乐远比古代多得多,看多了绚丽多彩的游戏与电视剧,又有几个人愿意看着乏味无趣咿咿呀呀的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