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人走茶凉(191)

作者:玉修奈何 阅读记录

还挺贵,两个一共三十文。

要知道在符国,三十文可以买两斤陈米,八两斤重的猪肉和半斤棉花的。

雁十三随手往脸上戴了一个白色的,另一个别在腰,继续人随着人流往前去。

他没什么好奇的,看与不看差别不大。其实这一次主要还是带薛沉吟来玩的,日后的君主,怕是再没什么机会能肆无忌惮的享受这些人间烟火了。

后面与前面都是万家灯火,喧闹人间,洋溢着红光与喜色,这是人间烟火,也是芸芸众生简单的欢喜。

“哎小伙子别急着走啊!要不要来猜灯谜啊?猜中了灯里面的字谜,就可以取走一盏你中意的灯!还有灯王呢!小伙子要不要猜猜看啊?”

看着花灯环绕,灯火辉煌挂满了各种各样花灯的街口雁十三大致反应过来了,看来他是到了花灯街了。古代娱乐少,像这种过节猜灯谜拿奖品什么的还是很多的。

雁十三摆弄着一盏红鲤鱼花灯,思酌片刻,抬手从那一排排带着灯谜的花灯中随意取出一张带着谜语的字条,摊主拿过雁十三手中的字条,大声念了出来:“身依丹桂望明月。猜一成语。”

“……”莫名觉得熟悉,雁十三:“守株待兔。”

雁十三答对后摊子将字条点了一个红点表示“过”,转手交给了雁十三,去到下一个猜中字谜的人旁边。走时还给了雁十三一个憨厚的笑容,跟他道了句“恭喜”。

雁十三莞尔,继续往下猜灯谜,或许是运气好,雁十三没找几个花灯便找到了一张没人猜过的字谜,他张开一看,谜语是——

“楼前只见月当头。打一字。”

“梢。”雁十三念出答案,颇觉无意思,便再找了一张字谜匆匆寻了摊主作答,接过自己赢来的一盏荷花花灯,抬脚便离开了。

却未察觉有一人随他身后,不往前也不退后,隔着距离,一前一后的相随。

随着人流,雁十三被挤到了一处灯火阑珊的小亭里,不知为何,这小亭阴暗的很,周围也少有人来,颇为清闲。

“这位兄台也是来这儿躲个清闲的吗?”

雁十三往发出声音的亭外的地方一看,只见一位与他一样脸戴面具,玉扣束发,身着月牙白锦袍的人在亭外的石台上坐着。

月光洒在他的身上,身后是泛着月色的波光粼粼,身旁是喧嚣人间的烟火,头顶是在无边黑暗中带着孤寂的一轮缺月。耳边似有人们的欢声笑语,也有着几声蟋蟀与蝉鸣,在这一小片透着寂寥的天地中突兀醒然。更多的,还是两人交缠的,清浅的呼吸声与心脏微微跳动的声音。

凉亭月色下,人间烟火尽数隔离,唯此二人,立于天地,隔数米,遥遥对望。

“是的。”雁十三眼中泛着浅光,他对着这人淡淡一笑,恍若百花齐放,又似繁星的光华与月辉倾斜。

见着雁十三的笑容,他微微垂眸,面前的这人从来就不知他的绝艳。

在月辉与寂寥间,他的笑容便是这天地里唯一的绝色之景。带着无意的魅色与骨子里的温润,两种矛盾至极的气质却水乳交融完美的交织融合在了一起,让他面前的这个人,成了天下的独一。

雁十三坐在围栏上,与这人一共赏月听水声,捧着一盏花灯置于手中,带着小心翼翼的味道,似捧着人间至宝一般。

“要放花灯祈愿吗?”那人温和出声,“今日七夕,祈愿应是很灵验的。”

雁十三:“可没有火,怎么燃灯祈愿?”

不知怎的,雁十三就想为难为难这人,那种一见到对方就想欺负对方的感觉如同镌刻入骨,本能一般的反应。

那人看出了雁十三的戏谑,倒也不恼,他冲雁十三招招手,示意雁十三往他这来。雁十三捧着花灯,走到了这人身旁坐下,见他伸手,便将花灯交予了这人。

这人将莲花灯罩取下,露出里面的红蜡烛,这人从怀中取出两颗小巧的打火石,对着蜡烛灯芯一打,便打出了一串明亮耀眼的红色火花,火花跳跃到了灯绒芯上,将蜡烛点燃。

两人对视一笑,那人待摇曳的烛火稳定,便将灯罩套回灯台上,交予了雁十三,“许愿吧。”

这人的声音朗逸如泉,似带着酒的醇厚,让人沉醉。

雁十三从他手中接过花灯,便往脚下的河中一放,与这人一齐看着花灯随着水流往远处行去。

“为何不许愿?”花灯没了踪影,这人才迟疑着开口。

“有用吗?”雁十□□问他,却自己答道:“河里的花灯千万,都带着愿望,向神祈愿。神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每个人的愿望都实现的。与其向神祈愿,还不如靠自己。手里抓住的,可比神虚无缥缈的重要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