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人走茶凉(194)

作者:玉修奈何 阅读记录

雁十三量了一下,每间号舍长度只有四尺,相当于一点三三米 ,睡下去连腿都无法伸直。而符国的号舍一律南向成排,长的有近百间,短的也有五六十间。

科考在是考生也是朝廷的大事,为确保考试顺利进行,开考后号舍就会上锁,其间无论发生什么事,即便是发生火灾,烧死考生也不能开锁。

而考舍门头大书某字号,以示学生考号考位,且里面备置号灯和水缸,号灯供于考生夜间行路,水缸则是学生白天饮水之用。考试期间伙食由考生自备。因为乡试时间较长,加上天气闷热,置备饭菜很快就会变质,所以考生一般都只带干粮。

由于秋闱时天气非常炎热,考生们吃住全在狭小的号舍里,因此,经常有考生因中暑生病、食物中毒导致意外死亡,还有的则是被藏在号舍屋檐等处的毒蛇咬死。

关于食物这点雁十三完全不用担心,初见的系统空间里塞满了前几个世界买来的或者是雁十三亲手做的食物。初见再怎么能吃,靠他一个人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吃的一干二净,加之系统空间对外物有时间静止的功效,所以雁十三可以直接从系统空间取出新鲜的饭食或甜点。食物中毒这种情况,只要雁十三不作死将两种相克的食物一齐吃下去,是完全没可能出现的。

天气炎热也无妨,特殊情况下系统会自动调节任务者所寄宿的身体的温度,以达到让任务者以最好的身体状况完成任务。所以天气问题导致的中暑等问题,完全不值得雁十三多做考量。

别的考生不但要经历生理及心理的压力与恐惧,甚至还要担心天气和住宿问题,考的那叫一个水深火热。就是有把握也会被这种科考状况给折磨的形销骨立,怎么的也得狼狈一点。

唯独雁十三,吃得好睡得好,无聊了还可以回到系统空间跟初见一起看看小电影什么的,完全没有一点点吃苦的自觉。

乡试一共要考九天。

第一场考的是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的。这个靠原主的超强记忆力,雁十三完美答题。

第二场考的则是官场应用文,分上下往来的公文和根据提供案例来撰写司法判文两种。这个借了初见的搜索功能,将历史上一些著名文章借鉴一番,将本犀利的答案换了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规规矩矩的答了上去。

第三场考策问,涉及的是具体的国计民生问题,要求考生给出对策和办法。这个还是靠了初见,翻查了历史书,将答案移了上去。

最后一场是考律赋,考完就能离开考场了。

雁十三就这么轻轻松松考完了乡试,有的吃有的喝有的玩,简直不要太轻松,跟度假似的玩过了这九天。

而考完那天,也是除揭榜那日最热闹的一天。

在现世,高考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非常在意重视的一件事。古代的高考同样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如现在家长陪考、送考一样,古时父母也是很尽心的,因为科考是孩子通往仕途的唯一通道。

果不其然,待揭榜那日,雁十三不出意外的得了乡试第一名解元,报喜的官人一溜串吹吹打打欢天喜地的来报喜了。

随着来的还有一些想看看解元的人是哪位,当他们看见十四岁矮小瘦弱的雁十三时,皆瞪大了双眼,目瞪口呆的看着雁十三风轻云淡的接过喜帖,从袖子里拿出赏钱赏与报喜的人。

“真是英雄出少年啊!这位雁小友,竟这般年岁就能考中解元!真是人不可貌相啊!”一读书人摇头称赞雁十三,“但我等寒窗苦读数十载,竟连一稚子都比不过,简直是丢了读书人的脸啊!”

“李兄此言差矣!”这位李姓文人旁边的同窗却笑着道:“这位雁小友小小年纪就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不就表明我符国人才辈出?这雁小友若踏实往前,定是我符国未来的国之栋梁!也定能为符国牟利!”

“王兄深明大义,其心胸非我等能与之攀比啊!”

“李兄言过了,王某着实受之不起!且李兄寒窗苦读数十载,此次乡试与取得了极好的名次,李兄可莫要因为他人的优秀而否定自己的强大,无论是得意忘形还是妄自菲薄,出现在我等读书人身上都是不行的。”

“王兄说的是!是李某多虑了!”李某摸摸头,豪爽一笑。他生的浓眉大眼,足足有七尺之高,看着像个憨厚老实的莽夫而不是读书人,也难怪这王姓读书人要这般说道。

“多想点也是好的,免得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王某却是一派读书人的形象,生的眉清目秀,身若翠竹纤细挺拔,仿佛风一吹就要倒一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