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人走茶凉(196)

作者:玉修奈何 阅读记录

看着面前这个死皮赖脸不肯离开的源华,雁十三颇为头疼,打也打不了骂也骂不了,他真的是对源华没办法了。这人气量太小,竟为了一个名次追了他这么久,就算同住一个县城,回去的路也不止他走的这一条才是,一直跟着他缠着他是要作甚?想用三寸不烂金舌来烦死他还是打算交好之后捅他一刀?

不是雁十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他百分之百肯定这种事源华做得出来。

源华此人,惯会装模作样,口蜜腹剑就是这个人的代言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能不择手段,也睚眦必报,就是一个端着君子皮的小人。

从他不拜神佛那点就看得出来。

反正雁十三对源华是打算敬而远之的,他可以看着他,但与他陡这种事,还是交给薛沉吟或者其他人吧!虚与委蛇什么的不适合他!

但当雁十三带着源华回到菩提村时,却得得知了一个重大消息——霖娘要嫁人了,薛沉吟不同意,闹到了现在,连书都没读了。

雁十三当即甩下行囊往后山跑去,他来到这里与薛沉吟相处了半年的时间,他很清楚这种情况下的薛沉吟会跑到什么地方去,同样也清楚他的想法他的恐惧与坚持。

一路过去,雁十三听到的全都是对于薛沉吟的评价——

“吟哥儿也太不晓事了!他阿娘辛辛苦苦抚养了他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个人愿意照顾霖娘了。这孩子居然不同意!哎!”

“吟哥儿也忒自私了!居然想着要他娘因为他守一辈子寡!过一辈子苦日子!”

“哎!吟哥儿这孩子也太不孝了!”

“彭大哥是憨实的一个人,霖娘也是勤快的。他们一个丧了妻,一个死了夫,凑一块过日子也挺好的,就是吟哥儿这孩子太偏执了!一直不肯答应这门亲事。“

……

所有人都在谴责薛沉吟,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不对的,却没人考虑过他的感受,是否想过薛沉吟愿意让一个陌生的人介入他与霖娘的生活。

没人考虑过。

孩子的想法,大人们从来不会考虑和在意孩子们的想法。因为他们是家庭的支柱,而孩子只是柔弱乖顺的存在,他们应当理解父母,应当顺从父母的所有决定,应当的不该反抗。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谁,教过孩子们怎么去面对痛苦、挫折、失败?它不存在于我们的家庭教育里,他们的父母也从未关注过这个问题,他们只会指着书本,告诉孩子——‘读书,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读书!除了读书,就是读书。’

是了,读书,读书是他们唯一的出路,是可以光宗耀祖的,飞黄腾达的。

但没人问过他们到底想不想读书,想不想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当然,也不会有人在意他们是否愿意。就如同你问一只你养了很久的鸡“我可以吃你吗”是一样的道理,你问了又如何?鸡拒绝了又怎样?你还不是要吃了它?它还不是得进了你的肚子。而同理,孩子的命是父母给的,他们的生活是父母给的,所以父母的愿望得由他们来无偿的完成。

他们让孩子看书,但书中也没有教孩子怎么,它不在学院里传播,也不在那些大儒的文章里。家庭教育、学院教育、社会教育都只是在教导孩子们如何去追求卓越与成功,教他们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即便是谈到输赢,赢了教稳重,固守本心不狂妄自大。输了也是教绝地反击,再度追求出人头地。

在孩子们拼命学习冲刺往前时,却无人教过他们:奔跑时,如何掌握平衡;摔倒时,如何摔的有尊严;膝盖手腕被磨的鲜血淋漓时,要怎样咬牙坚持为自己清洗伤口、包扎上药;痛的无法忍受时,要用怎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一头栽下时,要怎样爬起来,要如何收拾好淌血的心,再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现实。

谁教过孩子们,在跌倒后,要怎样的勇敢才能有用?要怎样的心态才能面对失败挫折并释怀?

孩子们没学过,也没谁教过。

他们要靠着自己爬起来,再一步步往前,将过去的痛苦、挫折、失败熬过去,成就未来更加优异或者狼狈的自己。

薛沉吟还是一个孩子,他还是一只羽翼未满的,依赖母亲的雏鸟,跌跌撞撞的往前走着,所有人都催促着他起飞,飞上那片天展翅高飞,成为英雄。却忘了,他还是一只雏鸟,还离不开自己的母亲,连路也走不好。

果不其然,薛沉吟蜷缩在那棵巨大的榕树下,一动不动。

雁十三抬手挡了挡头顶似火的骄阳,一步步走到了薛沉吟面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吟哥儿,我回来了。”

吟哥儿埋在膝盖间的脑袋微微点了点,示意他知道了,却不抬头看雁十三一眼。雁十三一看薛沉吟这样子就乐了,他强势地掰起薛沉吟死死埋在膝盖里的脑袋,果不其然看见了薛沉吟红肿的双眼,见薛沉吟想要挣扎,便卡住了薛沉吟的头,直直的与他对视,一字一句道:“薛沉吟你给我听好了!如果不想霖娘嫁人你就说!我带你去拒了这门亲事!但是你现在这幅娘们卿卿的样子别给我摆出来!丢人不丢人!十二岁的大小伙子躲起来抹眼泪水,像个什么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