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人走茶凉(212)

作者:玉修奈何 阅读记录

他们都是保家卫国赋予他们安定生活的战士,没有他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就没有他们现在的好日子。尤其是胜利了的士兵,不仅护住了国土、保卫了他们的家园,赶走了入侵者,都是值得他们尊重的。

前来迎接他们的还有那位年轻的丞相,百姓们都乐呵呵的捧着瓜子等着看戏。

要知道在半年前,皇帝下旨请这位小状元郎回京领赏,可那位小状元郎却问皇帝当年的探花郎如今的丞相是否在朝在京。

帝不知其意,遂回答:在。

结果就好玩了,那小状元郎在信里直白的跟帝王讲,若是这丞相在京,那他这辈子都不回来。要他回来除非把丞相赶出京去。而他誓死都不会踏进这丞相在的京城。

帝王问他为何,回复了三页纸,只写了一句话——“不见这龟孙”。帝王见了,将丞相召入御书房询问缘何,最后帝王笑着将丞相送出了御书房,同时下了准许这小状元郎不回京旨意。

这件事不知怎么的就被传到了民间,成了饭后的笑谈。

丞相风姿绝代,容貌艳绝,与这位小状元郎被笑称“京城双艳”,即为绝色。

不过当那身穿银甲,面容清瘦却不减风采与艳色的雁小状元郎骑着御赐的踏雪飞燕宝马,率领着一众士兵进京时,围观欢呼的百姓都静默了。

只因这小状元郎率领回来的一众铁骑散都隐隐散发着血腥的味道,倒也不是说他们不沐浴,只是那血腥似是从骨子散发出的存在,连带着这位小状元郎原本晧丽珏珏,艳若桃李的面容都充斥着一股子煞气和暴戾的感觉。让人不敢直视。

未有与雁十三熟识多年的源华与薛沉吟看出,离去两年这久的这人再不复当年的恣睢无忌。

他的眼里,早已没了多年前的桀骜与邪肆的光。

“雨湖,欢迎回来。”源华上前一步,看着马背上的,英姿勃发的雁十三,眼中盛满了喜悦。

薛沉吟不甘示弱,也走上前与雁十三打招呼:“雁哥儿,你终于回来了。”

雁十三翻身下马,看着两年时间来一点变化都没有的源华二人,微微垂眸,蓦地伸手将比自己还高那么一点的两个人抱进了怀里,“嗯!我回来了!”

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三人竟如此平静的相认,说好的针锋相对不死不休呢?你们不是死对头吗?你们俩不是老死不相往来吗?这兄友弟恭的情景是怎么回事?

没有针锋相对,更没有不死不休,有的只是三人好友相伴入朝面圣。

但更让人惊叹的不是这三人的和睦相处,而是这位雁小状元郎的改变。人人都记得那位在殿试上斥责监考官徇私舞弊,诬陷他人,连带着将高座之上的陛下也跟着训斥为昏庸,识人不清等等。

普天下,也就这人敢当众训斥帝王及帝王的官员。

那时候的这位小状元郎,虽如玉润泽,但性情却实在与他那君子般的外貌极为不符。实在是桀骜了些,也放肆了些。若非他的一篇文章戳中了帝王的痒处及确实有利与整个符国的民生发展,人无论是能力还是才华都无可挑剔,怕早就让帝王派人给拖下去斩了。

但如今从北疆回来,所有人都觉得这小状元郎会比以往更张扬肆意,却没想到,他的那些桀骜似乎被磋磨去了,眉眼间无了过去的肆意,多了一份落寂。

明明还是当年那个样子,如玉润泽,却多了份让人胆寒发竖的,带着无形的煞气与浸入了骨子里的血腥。如同外表裹了一层润色白玉,让人不由自主卸下防备,实际白玉底下的却是一把杀人利器。

回京感触最深的就是曾经与雁十三朝夕共处的源华二人,雁十三有多混账他们比谁都清楚,但如今见到他,却感受不到一丝当年的他给人的感觉。

曾经被养出来的戾气与桀骜,都在一日复一日的厮杀中消磨,散在了染血的刀尖与尸骨之中。

谁都不知道他经历过什么,只是短短两年,就让一个人变化如此之大,与以往判若两人。

雁十三风尘仆仆的赶回来,而曾经御赐的将军府早已因无人居住落满了灰尘,他又没有像样的衣物可以换,无奈之下,只得随源华二人去了丞相府。

“我一直都想问你半年前的那件事,你是怎么想的?竟然用我做不回京的幌子。”在外人面前,源华永远都是一副从容有礼,谦和待人的模样。而那个外人,就是与他相处了六七年的薛沉吟。

“半年前,我是准备回京的。”但才出发不到半天,初见就检测了澹台国退居六百里外的四十万大军有小动作,而同时安插在澹台军队的密探也传来敌军知晓他班师回朝的消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