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要从掌门做起(160)

作者:一垛墙头草 阅读记录

黑衣人大哥听到这里,也面露怀疑之色的看着王二狗,自语道,“难道真的弄错了?算了,我们要做的事情绝不能外泄。既然找错了人,那就把他做……”,后面的“掉”字还未说出口,感觉脖子被人划开了一条口子的王二狗已是吓得面如土色。

他连忙开口打断了对方的话道,“是我!那个人就是我!当初给慕莲污其名声的人就是我!”

他这般急于承认,将刀架在他脖子上的人反倒是不信了,只听后者恶声恶气道,“谁知道你现在是不是贪生怕死,冒名承认的?给我仔细说说,当时你是怎么给人家泼脏水的!”

王二狗发觉脖子上的刀似是又深了一分,自家肠子都快悔青了。早知道他一开始就承认是了,何必疑神疑鬼的怀疑这些人的来历?眼下还得被人刀架在脖子说话,唉!

接下来,王二狗就原原本本的将他如何给慕莲泼脏水的事情说了个遍,无非就是在对方出身来历、女子德行上作文章,穷尽各种想象,极尽污蔑之能事。

中间有些事情说的语焉不详,黑衣人里有谨慎的,硬是问他有些真实消息的源头来自哪里,否则不予采信。

说一件事情是说,说两件事情也是说,虱子多了不怕痒,王二狗索性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部一箩筐似的倒了出来,连皇城中哪几家书坊发行他写的书,给了多少润笔费都是交代的一清二楚。

等到王二狗口干舌燥的说完这一切,五个黑衣人彼此间相视而笑,知道掌门这次交代的事情已经成了。

紧接着,其中一人出手将王二狗打晕,夹在腋下,五人在月色下,抄着隐蔽的小道赶路。待确定后面没有人跟踪后,这五个人才悄悄的进入西郊,在天下无双派的某处大阵波纹一闪后,身形彻底消失不见。

翌日清晨,太阳照常升起。

富贵人家的子弟兴许还在床榻上酣睡,穷人家开始了忙忙碌碌的一天,北齐国的王宫里,今日的早朝已经开始。

“……自宋国退兵后,我北齐三十万大军也已回撤完毕,边疆一带无有异动。”

“好,令边关将士严守关隘,邻国如有异动,当速速来报。”

“启奏陛下,今岁寒冬降至,户部核算各地粮仓库存,发现因今年夏时与宋国交战征集去的粮饷缺口尚未补齐,一旦缺粮的地方上出现粮荒,恐怕会引发民怨。臣恳请陛下拨调官粮,以补齐缺粮之城的粮仓。”

端坐于王位之上的李天明,听完户部尚书的上奏后,点头应允道,“卿家这是未雨绸缪之策,关乎国计民生,寡人准奏了。”

等到户部尚书退下后,暂无人上奏,整齐排列着的文武百官们陷入了一时寂静。

国君环视一圈自己座下的诸位大臣,徐徐开口问道,“礼部尚书可在?”

话音落下,一个身穿藏青色官袍的文官手持玉笏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回禀陛下,臣在。”

“寡人问你,现今府城各地的乡试早已结束,明年二月会试的科考名单为何还未上奏?”

科举考试以选拔人才,此乃国之大计。因而国君此问一出,礼部尚书当即惶恐的叩首道,“科考录取名单确实已出,但是未曾呈报陛下,却是事出有因,还望陛下容禀。”

“寡人且听你道来。”

“这……”,礼部尚书面有犹豫之色,他微微侧脸看了一眼站在自己右前方的丞相大人,后者此时正是眼观鼻鼻观心,似乎他接下来要说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这是因为名单上有一人的取舍下官始终未能定夺,故而不敢将名单呈报给陛下。”

“哦,究竟是何人?”

“回陛下,是慕圣。”

慕圣,便是慕莲。在场的众文武百官,一听到这个名字,顿时似炸开了锅一般,开始议论纷纷。

一位武官很是纳罕的问他身旁的一名文官道,“这慕圣何时参加科举考试了?还榜上有名?”

只听对方似是不悦的回道,“应是今年八月份在镇南城贡院考的,连陛下新添的百艺加试也考了,听说拿了十二道艺的魁首。尚书大人说的名单,许是指的这个。”

“原来如此。”武官如小鸡啄米般点头道。慕圣虽是女儿身,但是论其武道修为,已是北齐国登顶的那一群人了,不想对方在文道一途上也能有所建树,当真是了不得!

“咳咳”,上首,国君轻咳了几声后,下方众人很快会意,一个个都安静了下来。

只听国君开口道,“慕圣当初前往镇南城参加乡试,此事是寡人应允的。慕圣得了十二道艺魁首一事,寡人也是知道的,但不知慕圣在桂榜上的名次如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