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红色编剧(167)

作者:馨菲韵影 阅读记录

他们只看到了《京华一梦》剧组周播的成功,没有看到整个制作和播出流程中,团队的合作和努力。

霍中旗和彭帅两位导演在整个拍摄期间没有离开过剧组一天,不是泡在摄影棚里监督拍摄,就是在商讨后续剧情的拍摄,还有在研究收视率的走向。

剧组人员更是加班加点准备和正在拍摄,大多数的工作人员也是半年多没有离开过剧组,这些都是怎样的坚持呢?

而作为技术支持的明辉公司,不仅提供的是后期制作,还要随时提供技术支持,更要为电视剧做好空档时间的预告片制作和话题炒作,甚至是联系和争取可能会增加剧组曝光度的节目通告。

剧组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摸索出了周播剧的特点,找到了周播剧的制作和播出技巧。

这些都是不为人所知的,婉如虽说只是作者,但是也时时关注着电视剧的制作和播出情况。但是她自己的课程也比较多,学习任务也比较重,因而参与的不是那么多。

其实周播剧是不适合这么长剧情的电视剧的,但是因为是首部这种形式的作品带有新鲜感,还有就是喵呜自带的流量,使得这部作品播出效果很不错。

观众在观看《京华一梦》的作品的时候,享受到的是不同于文学作品的直接叙述,有的是更为直观的感受。在观看“寻找穆岚”的时候,他们只知道女主角的角色特别重要,在电视剧中才知道她身上有着怎样的魅力。

穆岚的形象不同于现下社会的女人,她更多的符合传统女人的形象。美丽、温婉是表象,沉着、镇定是实质。内可以持家兴祖,外可以保家卫国。

一个柔弱的女子身上,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社会的剪影、一个民族的脊梁。为什么说这部作品是红色的,因为作品中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现出了浓烈的爱国热情!为什么说这部作品能够感染最多的人?因为作品中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挑夫都有着坚定的民族信念、不屈的民族信仰!

这部作品就是一部民族奋斗的史诗,很多人刚开始感触的是作品中丰厚的文化背景、丰富的文化知识、巧妙的行文构思,看到后来的感受到的是那种特殊年代下的热血爱国之情。

这部电视剧先火的是形式,后火的是内涵,因而在技术成熟后,最能留下观众的还是作品的质量。

这是大多数影视界人士在看到整个《京华一梦》发展过程中感悟出来的认识。

婉如现在没有时间去关注这些,她要做的是好好想想下部作品的事情,但是因为接下来的暑假就是高三了,这是比较重要的一年,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多余的时间保证更新。

她还要考虑的是《京华一梦》小说的出版还有后续衍生品版权的问题,是的这部作品不仅火了小说读本、电视剧,还火了作品中的衣饰、用具、文化等方面。

就连里面涉及到的菜谱,有的人还专门去研究了一番。因为通过背后花絮,观众了解到剧中出现的菜肴都是专门请厨师做的。而经过研究后,制作出来的食物直接收买了一部分忠实粉丝。

从这些小的细节都可以看出来这部作品的用心之处,读者和观众研究的热情更加高了,甚至形成了“梦学派”,这些都是婉如没有想到的。

而大家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作者对读者和观众的负责,作品的考究度也让他们感叹作者的知识面广阔,他们也开始猜想着作者的身份,有的人猜测这是一个至少50岁的知识渊博的大教授。

无论怎样,一部作品带来了这么多反响,婉如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至少对得起自己每天不停地修改稿件和查找资料所用的功夫了。

明辉公司借着这个势头,引导着观众和读者的舆论,也为电视剧造了几次势。曾朴和明辉团队更是看到商机,寻找合适的厂商准备转让一部分版权。

因而婉如还要考虑这个问题,曾朴将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婉如,这是对她的极大信任。

这个问题她需要好好考虑一下,毕竟这些很多都是借鉴到前世的东西,对于她来说自身缺乏专业的知识,只有理论知识,恐怕是没有办法完成后续的事情,这个问题还是要好好考虑的。

更何况,自己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重心都在学习上,更不能因为这些事情干扰到自己的学习。马明峰教授还在京大等着自己呢,郭宜斌大哥今年也快毕业了,还不知道他有什么打算呢。

如此想来,婉如能做的就是只签订《京华一梦》中涉及到的版权,而长期发展暂时不考虑,这不仅仅是能力的问题,还有就是时间的问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