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清穿)(116)

作者:桃梨不言 阅读记录

但很快云梧便发现乾隆对她过于好了,简直好到了惊悚的地步。赏赐什么的自不必提,有什么好东西都会给她送来,召她用膳伴驾的次数也是最多的,偶尔相处起来,竟让她有种普通夫妻过日子的错觉。

对于帝后二人感情和睦,嫔妃们自然不爽,最高兴的只有太后了。去寿康宫请安时,太后看向云梧眼神满是欣慰,云梧无奈,想了半天,觉得问题应该还是在孩子——自从那回摊了牌,乾隆没再拿药给她,云梧自然也没问,二人默契地将这事略了过去,算是达成了共识。

云梧面上没露异样,心里却撇嘴,她就知道,乾隆还是没放弃要嫡子,这个人从来都是说一套做一套,虚伪得很咧。

她摸摸自己的肚子,如今云梧自己也说不清,对于孩子她是期待还是不期待,一切且看天意吧。

过完生辰,乾隆便带着云梧西行祭祖,一路巡幸嵩洛,展谒祖陵,直到十一月才回到京城。给太后办了寿,众人在紫禁城热热闹闹过了除夕。

过完年,乾隆带着太后和云梧,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南巡。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

第55章

正月十三,南巡队伍准时从京城出发,浩浩荡荡向南而去。除了云梧,同行的妃嫔还有纯贵妃、嘉贵妃、令妃、愉妃、和婉嫔。本来婉嫔这个位置是舒妃的,但舒妃恰好怀了身孕,算算时间临盆的时候刚好在回程期间,只得错失这个机会,留在京城养胎待产,倒是便宜了婉嫔。

天上掉饼的婉嫔喜出望外,特意来跟云梧道谢,“真是沾了娘娘的光,没想到这辈子居然还能有这样的福分,去瞧瞧外头什么模样。”

云梧看着她翘首企盼的模样,不由有些唏嘘,想起前世,姑娘们想去旅游还不是说走就走,哪像如今这个时候,女人的生活里只有小小的四方天?

一行人渡黄河后乘船沿运河南下,经过扬州、镇江、常州、苏州、嘉兴,三月份的时候到达了杭州。

乾隆与太后和后妃到了下榻兴建好的行宫,云梧看着眼前精致宏伟的园林,不由想起曹公笔下的大观园——说难听一点,这都是民脂民膏啊。

不同于早些年康熙的南巡,乾隆南巡声势浩大,极尽铺张。这次南巡从近两年前开始筹划,勘查路线、修整各处名胜、在各处布置行宫,最后出行的队伍光船只便有好几百,马匹更是上千,随行的军人也有两三千人,再加上云梧和嫔妃们这些拖后腿的,用掉的银两不下百万。

反观康熙,康熙南巡主要是为了视察水利,临阅河工,基本没有扰民,每次随行不过三百余人,很多时候还是自己搭帐篷住宿,比乾隆排场小很多,导致后世一提起南巡,都知道乾隆六下江南,却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康熙也足足南巡了六次。

虽然乾隆嘴上说“力屏浮华”,但是官场谁人不知乾隆好奢侈讲排场的作风,沿途地方官员大多奉承献媚,采买特产、修建行宫,讨好乾隆无所不用其极,而且银子自然不是从官员自个儿的腰包里出,除了敲诈勒索盐商之类的大户,便是从百姓手里搜刮。

云梧想到后世对乾隆南巡的评价,虽然南巡有安定江浙、维系民心、丰富文化等等各种积极意义,但是许多史学家都认为南巡耗资巨大,劳民伤财,成为大清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再想到 近代中华民族被武力叩开国门的屈辱历史,虽然知道有这样的结局是积重难返,但云梧心里难免生出一丝忧愁。

乾隆见她脸色,以为她是对住处哪里不满,不由开口问:“可是有何处不合心意?”

云梧摇头,到底不甘心,试探问道:“这样漂亮的行宫,定是花费了不少银两吧?”她似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托皇上的福,一路走来,我真是开了眼界,就是不知道这耗资该有多少……”

“还以为你要说什么,怪不得一路上你时不时露出担忧之色,”乾隆失笑,他毫不在意地骄傲道,“不必担忧,如今四海升平,国库充盈,自然要宣扬和延续我大清全盛之势才是。”

乾隆说他有钱这个真的不是吹,他是真的命好,赶上了好时候,爷爷康熙打了好底子,哪怕晚年施行仁政,导致贪腐盛行,但雍正刚一上位就肃清了吏治,不知道抄了多少家贪官,更重要的是强行推动了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这些最难施行的改革,给乾隆留下了一个再好接手不过的摊子。再加上土豆红薯这些高经济作物的出现,老百姓不再缺粮,人口翻倍暴涨,乾隆将雍正时期养精蓄锐积累下的战争潜力变现,疯狂扩张领土,极限时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