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清穿)(14)

作者:桃梨不言 阅读记录

福晋点头,“爷放心吧,政事要紧。”

云梧知道之后,不免感叹一句弘历真是应了那句多情也薄情。

永璜和伺候富察氏的下人为富察氏穿了孝,永璜才多大一点,连生死的意义都还没能完全弄明白,生母便离他而去。跪在灵前的永璜团成小小一只,眼神还露着点茫然。

云梧见着之后觉得自己圣母病又要犯了。丧事大头有福晋主持,云梧就多分出了一点心思给永璜,却意外发现有一个人比她还积极——黄氏。

农历七月正是最热的时候,为了尽量保存尸体,灵堂里摆了大量的冰,进门时被凉气一激,云梧打了个哆嗦。抬眼 却没见到永璜,只有奶娘在一旁休息,见到云梧赶忙上来行礼,云梧皱眉,“大阿哥呢?”

奶娘躬身答话:“回侧福晋的话,黄格格带着大阿哥在东暖阁休息呢。”

“黄格格?”怎么哪都有她,福晋是嫡母,云梧是庶母,关心永璜名正言顺理所应当,黄氏一个格格,来凑什么热闹?

转念一想,云梧便明白了,心里不由冷笑,富察氏的尸骨还没凉呢,黄氏这就惦记上富察氏的儿子了。

既然已经有了黄氏照顾,而且料想黄氏绝对会用上十二分心思照顾永璜,云梧便没再多事,她只是可怜永璜小小年纪没了母亲,却不想让人误会她想将永璜养在膝下,永璜是长子,身份敏感,这出头的鸟儿还是让黄氏去做吧。

将给永璜做的小糕点留给奶娘,又吩咐了奶娘一句,一热一冷最易生病,云梧交代她一定不能让永璜消汗之前进灵堂。

奶娘点头,“奴婢谨记。”

这事晚点便被报给了福晋,福晋虽然忙着富察氏的丧事,但作为嫡母可不能忽视永璜,故而永璜那头的事儿一直有人注意着。

朱赫嬷嬷和福晋一起听完回报,眉头不仅皱起,“那拉侧福晋是个知分寸的人,可黄格格做的也太明显了些。”

“黄格格入府早,早些年她和富察格格走得近,永璜对黄格格还算亲近,如今他生母刚走,有黄氏安慰开导也是好事,”福晋揉了揉太阳穴,“让人盯紧了,只要黄氏不出格,不用干预。”

朱赫嬷嬷应下,“是。”

富察氏的离去像是一滴水珠,乾西二所泛起点点涟漪,随即重归平静。办完富察氏的丧事,天气渐渐转凉,阿杏几个收拾箱笼,将换季的衣裳找出来,云梧正在看书,想起了什么,说了一句,“颜色鲜艳的就不用拿出来了,只挑素色的衣裳便好。”

几个丫鬟没有多想,只以为云梧是因为富察氏新丧,不愿意穿艳色的衣裳,小苹劝她:“富察格格走了,您伤心是难免的,可总没有侧福晋为格格服丧的道理呀。”

云梧一愣,才反应过来小苹是误会了,自己也是心不在焉,说了不该说的话,却不能跟她们解释,只好道:“不是因为富察格格。罢了,当我没 说。”

小苹心中不解,却也没有放在心上,直到过了没几天,宫中戒严、皇上大行的消息传来时,小苹想起几天前这一出才觉得心中一凛,却丝毫不敢细想,只在心中告诉自己,巧合罢了。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清世宗雍正驾崩于圆明园。王大臣奉大行皇帝还宫,弘历于乾清门迎接,众人入乾清宫,内侍将雍正元年便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的封函取下,在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张廷玉、原任大学士鄂尔泰等人的见证下,弘历红着眼睛,跪着打开了雍正亲笔留下的遗诏:

“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圣祖仁皇帝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雍正元年八月间,朕于乾清宫召诸王满汉大臣入见,面谕以建储一事,亲书谕旨,加以密封,藏于乾清宫最高处,即立弘历为皇太子之旨也。其仍封亲王者,盖令备位藩封,谙习政事,以增广识见。今既遭大事,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大殿里众亲王大臣齐齐山呼万岁,“参见皇上!”

弘历捧着遗诏泪如雨下,心中的悲痛和迷茫远远胜过登基的欣喜。雍正儿子不多,弘历一直是默认的太子,但弘历谨守本分,不结党不营私,父子关系并不像康熙朝那样剑拔弩张。雍正走得实在突然,弘历根本没有准备,前几天还好好的人,说去就去了。

然而到底是被培养了二十多年的储君,肩负着社稷,弘历很快整理好了情绪,对跪在地上的众大臣道:“都劳累一夜了,快起吧。”

他有条不紊地发出道道谕旨。首先便是尊生母熹贵妃为皇太后,封嫡福晋富察氏为皇后,其余后妃的位分以后再定。而后便是大行皇帝丧仪的种种安排,着礼部商定大行皇帝的谥号庙号,还有弘历自己的年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