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清穿)(159)

作者:桃梨不言 阅读记录

“哦?”云梧来了兴趣,“让他们现在就来吧。”

没等一会儿,两个孩子便到了。

进来的两个小身影差不多高,一个是蒙古族打扮,正是拉旺多尔济,一看便知他是草原上长大的孩子,许是常在阳光底下玩闹,皮肤晒成了蜜色,举止不拘小节,看着虎头虎脑的。另一个小孩子却是白白净净的,举止规规矩矩,小小年纪便已经有了君子之相,一板一眼地给云梧行礼,“恭请皇后娘娘金安。”

云梧挨个给了见面礼,又问了些话。两个豆丁年纪都只有三四岁,也答不出太多,但口齿逻辑都很清晰,云梧喜欢得不得了,对他们笑道:“十一阿哥十二阿哥比你们稍大两岁,以后你们多进宫找他们一起玩。”

两个孩子奶声奶气地应下,“谢娘娘。”

*

在圆明园过完端午没多久,紫禁城来了消息,怡嫔薨了。

怡嫔是乾隆初年江南官员进献宫中的汉女,一开始很得乾隆喜欢,后来七阿哥永琏夭折,怡嫔因着挑拨离间,惹了乾隆厌恶。怡嫔失宠后在自己宫里念佛抄经,也不知是真心改过,还是只是试图重新博得乾隆的宠爱。乾隆虽然没有再召幸过她,但原来的不喜渐渐淡了不少,怡嫔薨逝之后,乾隆想起最开始和她相处的那些时光,心里唏嘘,依着嫔位薨逝的丧仪,下旨辍朝两日。

云梧跟怡嫔早年有些过节,可到了这个时候,她也不会去追究旧事,依例操办了怡嫔的丧仪。

怡嫔的离去没有在宫里激起半点水花,乾隆照样该干嘛干嘛,怡嫔过身没几天,宫里就相继进了两位新人。

两位新嫔妃分别在今年大小选中被乾隆选中,都很有来头。经由大选进宫的姑娘姓钮祜禄氏,是康熙初年四位辅 政大臣之一遏必隆的后代,不过同鄂尔泰一样,她的家族势力早已不复当年之盛,乾隆将她封为兰贵人,住进了舒妃的永寿宫。

兰贵人被迎入宫中没多久,另一位多贵人博尔济吉特氏也进宫了。多贵人是准噶尔部一位宰桑之女,父亲根敦被当地突厥的乌梁海劫掠后,率领麾下九十余户投诚清廷。乾隆著加恩授根敦为佐领,将他的家族编入上三旗包衣,作为他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参加了今年的小选,被乾隆看中封为贵人。

多贵人第一回 来给云梧请安的时候,受到了比兰贵人更多的注目,原因无他,虽然多贵人长相出色,但一看就知道不年轻了——她今年已经二十七岁,这在秀女年纪大多在十三到十七岁的清廷,可以说相当罕见,再一对比一旁娇嫩的兰贵人,众人的神色都有了一丝异样。

面对嫔妃各色的眼光,多贵人的举止却是不卑不亢,很是沉稳,云梧不由对她多了三分好感。

也不知道乾隆选她进宫是政治原因,还是真的看中了多贵人本人。再看旁边刚刚及笄巧笑倩兮的兰贵人,云梧咂嘴,这些姑娘配乾隆都可惜了啊!

送走嫔妃们,永瑆和永璂来了,一本正经地给云梧行礼,“给皇额娘请安。”

“快坐。”老母亲一看两个儿子便止不住笑,两个小家伙春天时便搬到阿哥所,入上书房读书,到现在已经快三个月了,云梧现在也不能时常见到他们。

比起搬出去的时候,两个孩子已经瘦了一圈,云梧心疼地摸了摸二人的小脸,“都累瘦了。”

做皇子比当皇帝还累,这是云梧了解了皇子上学的作息之后发出的感慨。

上书房的作息是“卯入申出”,皇子们天不亮就要起床洗漱吃饭,早晨五点大臣们都还没上朝的时候,皇子就要进书房开始晨读了。乾隆下朝之后,偶尔还会溜达到上书房检查功课,皇子们一直上课到晌午,到了用午膳的时辰才放下书本。

用了午膳后还不算完,再读读书消消食之后,皇子们就要到外头的院子练习武艺,院子里立了靶,所有皇子都要练习射箭,直到下午三四点才算完,这时候皇子们才算结束上书房的日程,到各宫请安后回到 住所,继续完成功课。

这是从康熙时便传下来的规矩,正是这样严格的教育,才培养出了如雍正乾隆这样的精英皇帝。不管云梧再怎么腹诽乾隆大猪蹄子,也不得不承认乾隆的优秀之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乾隆不仅精通满语、汉语和蒙古语,还一直在学习藏语和维吾尔语,这样求上进的精神跟儿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故而云梧虽然心疼两个孩子劳累,也不能质疑皇家的教育方式,她也只能在吃喝穿用上多下功夫,多给儿子们补补,确保他们生活上不受委屈。

作者有话要说:有点晚了,感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