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清穿)(164)

作者:桃梨不言 阅读记录

云梧看向她,语气和善:“倒是辛苦你们了。”

一直战战兢兢的奶娘见皇后没有怪罪的意思,可算是松了一口气,那女子微微一笑道:“娘娘这话便严重了。”

如今乾隆年纪渐长,小选里选进的嫔妃,要先到各宫主位下学规矩才能侍候皇帝,云梧这儿便来了一位伊贵人拜尔葛斯氏,一同受封的还有纯贵妃位下学规矩女子郭常在霍硕特氏。

伊贵人出身厄鲁特达什达瓦部,厄鲁特即是准噶尔部所属的西部蒙古,在明朝时又被称为瓦剌,族人居住在戈壁以西。乾隆二十年,清廷平定准噶尔,然而没过多久,时任左定边将军的阿睦尔撒纳举兵叛乱,西北再次陷入动乱。清军讨伐阿睦尔撒纳时,达什达瓦部投靠大清,出兵协助。去年叛乱平定之后,乾隆便恩旨达什达瓦部迁居热河,随后拜尔葛斯氏与多贵人一样,经内务府选秀进宫。

伊贵人虽是蒙古人,但比起颖嫔等蒙古女子的英气,伊贵人性情温婉,心灵手巧,时常跟云梧一起做针线。和寿最喜欢听她讲大漠的风景,伊贵人也喜欢和寿,便毛遂自荐,跟在和寿身边照顾她,云梧看中伊贵人行事稳重大方便允了。

“主儿,”这时锦绣打了帘子进来,“早先您给多贵人请的太医来报,多贵人有喜了。”

*

清晨的阳光穿过云层,落在叶片尖坠着的露珠之上。盛夏 里,只有早上这一点时间是舒适的,嫔妃们在这个时候齐聚,给皇后请安。

“昨儿新到了两筐蜜瓜,诸位妹妹尝尝,喜欢的回头便多分一点儿回去——不过蜜瓜性凉,令妃同多贵人两位妹妹身怀龙嗣,还是小心为上,不宜多食。”

云梧的话音刚落,宫女们便将盛有蜜瓜的白瓷小碗摆到众人身旁的案几之上,蜜瓜果肉呈碧绿色,已经被切成便于入口的小块,上头插着或金或银或铜制的短细签子。两位丽装妇人起身行礼,一位三十多岁,温婉秀丽,小腹隆起,另一位不到三十的年纪,沉稳恭谨,虽然小腹平坦,但动作举止小心,正是怀了身孕的令妃与多贵人,“谢娘娘关怀。”

天地一家春不大,昨日多贵人诊出身孕的消息很快便传开了,故而听了云梧的话,诸位嫔妃并不惊讶,只是看着怀孕的令妃和多贵人,不免各有各的心思。

纯贵妃同云梧一样,年纪上来了,只顾着嗑瓜子看戏,愉妃和婉嫔这两位资历老的绿头牌都撤了,这么多年从未得过宠,自然也没什么攀比的心思。舒妃自从经过了乾隆云梧感情好的几年之后,便看不上了“背叛”孝贤的乾隆,又因丧子,便对后宫诸事漠不关心起来,而庆嫔自知出身不行,性子又淡,整日读书写字、弄香抚琴自得其乐,倒也还好,故而最着急的还当属颖嫔。

对于令妃自不必说,这些年后宫风头最盛的便是令妃。接连三年怀胎,相继诞下七公主、十四阿哥和九公主,若说最开始颖嫔是嫉妒羡慕和惊讶,等今年三月,令妃再次有喜的消息传来,颖嫔便与后宫其他人一样,已经变得麻木了。

只是颖嫔心里仍有不甘,令妃比自己还大了四五岁,怎地就如此受宠?

想当年入宫时,颖嫔可谓踌躇满志,她的父亲是从一品的都统,放眼整个后宫,出身都算得上高贵,自己相貌性格又拿得出手,只觉得进宫是一条青云路。然而十多年过去,她却依旧是个嫔位,究其原因,到底是因为没有子嗣。

多贵人同她年纪差不多,但多贵人进宫时已经二十七八,自己比她在宫里多熬了十多年,却依旧叫多贵人抢了先……老天怎的就这样不公?

不过也对,颖嫔转念一想,多贵人住在储秀宫,主位正是令妃,诣居圆明园,二人也是住在一块,乾隆看望怀孕的令妃时,少不得要翻多贵人的牌子。

可若是叫自个儿同多贵人一般,同令妃交好、借令妃的势……颖嫔咬牙,令妃不过一个汉姓的包衣奴才,叫她怎么心甘情愿低头?

她将一块蜜瓜送进嘴里,心里发苦,都觉得蜜瓜没有想象中的甜了。

余光瞧见一旁的忻嫔满眼羡慕地看着令妃和多贵人的肚子,颖嫔暗自撇了撇嘴。忻嫔年纪还小,却已经怀了两胎,就算都是女儿,也是有福气的,可忻嫔偏不珍惜,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对待两个女儿冷漠至极,只一心想要个阿哥,宫里头大家伙儿面上不说,暗中却都在嘀咕贪心不足。

颖嫔心里颇不是滋味地想,自己能生个公主也好啊,不然下半生靠什么活?

——瞧瞧死气沉沉的舒妃,舒妃与令妃差不多年纪,甚至还小大半年,看着却跟大了令妃七八岁不止,颖嫔可不想活成她的模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