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清穿)(17)

作者:桃梨不言 阅读记录

皇后感觉到丈夫情绪低落,知道他在想什么,不由出言轻声安慰道:“逝者已逝,皇额娘还在呢,咱们以后好好孝敬她。”

这里的皇额娘指的却是乾隆的生母,如今的崇庆皇太后了。乾隆回过神来,冲她一笑,示意她不用担心,才低头看了看折子的内容,一边听皇后跟他解释,“两个侧福晋至少要封妃,病故的富察格格进府最早,又是永璜生母,永璜是长子,我想着,富察格格也得追个妃位。苏格格生育阿哥有功,当得嫔位;剩下的黄格格金格格封贵人,资历稍浅的海格格陈格格封常在。”

乾隆琢磨了一会儿,道:“朕打算给高家抬旗。”

皇后一愣,随即问:“汉军旗还是满军旗?”

乾隆答:“满洲镶黄旗。”

镶黄旗直属皇帝,为上三旗之一,因皇帝户籍也在镶黄旗,故而镶黄旗又称八旗中的头旗,高家从包衣抬旗,还是满洲旗,乾隆这是要抬举高家。皇后明了,笑着点头,“那高妹妹当得一个贵妃了。”

乾隆见她明白自己的意思,心中满意,皇后果真是自己的贤内助,想了想又指着纸上的黄氏道:“黄氏封个嫔吧,朕记得她母家是包衣管领下人,拨归到佐领吧。”

皇后几不可见地皱了皱眉,转瞬便恢复正常,应道:“黄格格入府早,一个嫔位倒也合适。”

乾隆更满意了,握了握她的

手,“宫殿住所的事便辛苦你安排了。”

“都是我应该做的,皇上跟我客气什么。”皇后神色柔和下来,反握住乾隆的手,“皇上才是,您初登大宝,日理万机,定要注意身子啊。”

还在孝期,乾隆并没有留宿,而是独自回了养心殿。第二日,乾隆便下了谕旨分封后宫嫔妃。皇后领着众人接旨,听到来传旨的太监清清楚楚地念出“那拉姓侧福晋封为妃”,跪在人群中接旨的云梧轻轻吐出一口气,心里踏实了一点,这后宫路,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一旁的高氏听完旨意却怔住了——竟然是贵妃?

康熙以后,典制大备,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妃位还好说,贵妃之位却不是轻易能许的——清帝对皇贵妃的册封慎之又慎,除了顺治的董鄂妃,皇贵妃大多是在没有皇后的时候,皇帝挑出一个领头的册封以便管理后宫,或者是后妃病重时皇帝加恩或死后追封,故而皇后之下,贵妃就是第一人了。

皇上不仅一下子就封了她贵妃位,连娘家都抬了旗,高氏一时百感交集,脸上浮起红晕,竟是不知道怎样回报皇上的恩德才好。

然而余光扫到了一旁的云梧,同样是侧福晋的那拉氏只被封为妃位,高氏心里头不由起了一点羞愧:“妹妹……”

云梧却不意外,她早就知道乾隆登基后自己——或说原身——初封的位分,况且她避宠至此,能得个妃位就不错了,连忙笑着给她行了个礼道:“恭喜姐姐。姐姐入府早,侍候皇上尽心尽力,如今得封贵妃,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见她笑容真心,不像是心有芥蒂的模样,高氏才好受了一点,听她一席话,也觉得心安理得了不少,确实,虽然两人都是侧福晋,但是那拉氏嫁进来才不到一年,又素来不得皇上欢心,她入府比那拉氏早上好几年,况且自己家里已经抬了满军旗,和那拉氏的出身也不差什么,论起官职,父亲一个河道总督还要比那拉氏的父亲一个佐领大多了呢。

这样想着,便坦然受了云梧的礼。云梧看在眼里,笑容不变,心里却微微一叹,昔日平起平坐的“同僚”如今分出了 三六九等,也不怪所有人都想往上爬了。

同样的侧福晋,一个封了妃,另一个却是贵妃,众人或诧异或看戏,却也都更关注自己的位分。金氏素来宠幸平平,海氏、陈氏更是比云梧还透明,得封低位在意料之中;苏氏知道自己出身不好,但仗着有个小阿哥,总是存着一丝能封妃的念想,结果到底是个嫔位,心情稍稍有点低落。

暗中看了一眼高氏和云梧,苏氏心里发酸,这两人都没有生育,却得封高位,连富察氏都被追封为妃,怎地自己就只是个嫔呢?

黄氏瞥见苏氏脸上的不甘心中嗤笑,生了阿哥又怎样,连旗籍都不是的汉女,得个嫔位就不错了,还妄想封妃?

她自己倒早预料到大约会被封个嫔,却没想到皇上能将自己娘家从辛者库抬出为包衣佐领,黄嫔的心微微发热,皇上心里是有自己的,只要能给皇上添上个小阿哥,说不得妃位、甚至贵妃位都能争上一争!

这样想着,手不自觉摸了摸自己的小腹,只可惜自己肚子不争气,不由又想到永璜,如今她已经是主位,可以抚养皇子,若是能尽快将永璜拢在膝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