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清穿)(182)

作者:桃梨不言 阅读记录

不愧是富贵出身,果真是大方!掌柜美滋滋地接过金叶子,“多谢两位爷!”

挣到了钱,掌柜也不多做纠缠,作揖之后便出去了,走前还关好了门。

永璂问永瑆道:“十一哥,这些东西怎么办?”

“当然是带回去,咱们花了钱买的!”永瑆痛心疾首,十分心疼给出去的两片金叶子,“你动作怎么就那么快!”

永璂抿嘴一笑,“不然那位掌柜还不一定要纠缠多久,只当买个清净了。”

永瑆长叹一口气,“也罢。”

叫侍卫把东西装进箱子,这茬就这么过去了。福隆安很快回来,二人也没有跟他说起这回事,等休息好了,福隆安便带着永瑆永璂回到了江宁临时的行宫。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昨晚鸽了,卡文卡得吐血_(:з」∠)_

晚点还有一章,这次绝对不鸽!

第84章

云梧已经在等着了,见众人回来,她扬起笑对福隆安谢道:“有劳你了。”

福隆安连忙俯身,“皇额娘太客气了。”

问清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云梧便叫福隆安下去歇息。等福隆安退下,云梧将两个孩子拉到身前看了看,忽然觉得闻到了什么奇怪的味道,但那味道很快便消失了。

云梧没放在心上,只以为是两个小子在外头玩了一天,沾染了什么味道也不足为奇。确认两人没什么事,云梧笑着将二人赶了下去,“快下去换衣裳!”

二人笑嘻嘻地告退,换了衣裳简单洗过才又回来,叽叽喳喳地说了各种见闻。云梧含笑听着,又留二人用了膳,便打发他们早些回去休息。

永瑆永璂跑了一天,自然觉得疲累,时辰已经不早,便依言跪安了。云梧看着两个人离开的背影往榻上一靠,脸上不自觉露出笑意。

也不知道和寿跟永璟在京里怎么样了?

龙凤胎也大了,都已经搬进了阿哥所。永璟去年入了上书房,瞬间便成为师傅们最喜爱的学生,可惜好景不长,永璟之懒怠也叫师傅们垂手顿足,有一位脾气直的大儒便没忍住跟乾隆告状,说永璟是在简直浪费他的天赋。

乾隆转过头便跟云梧商量:“朕早便说不能太过溺爱孩子,以后可不能叫老十三再这么浪荡下去了!”

“要那么累干什么?”云梧却是皱起了眉,“您又不是不知道,十三阿哥身子又不好,太过劳累也受不住啊。”

她看向乾隆,“等等,十三阿哥是没有完成既定的功课?”

乾隆噎了一下,“这倒没有,但是师傅们的意思是老十三没有尽力。以永璟的资质,哪怕再多一倍,永璟可以应付得来。”

云梧放心了,她对乾隆道:“可皇上早先不是应了我?我这两个孩子,只要知是非、明道理,做个不鱼肉乡里的富贵亲王便是了。又不是要考状元,哪里需要那样用功呢?”

乾隆再次被噎住,半晌才气呼呼地甩袖冒出一句,“妇人之见!”

云梧才不理他,这时候就得让乾隆知道,自己也好,永璂永璟也好,都断断没有那个心思,撇的越清越安全。

后来乾隆果真没有逼迫永璟,云梧也没再提起,反正永璟还小,不着急。

她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突然锦绣捧着一个盒子进来,脸色十分严肃,“娘娘,奴婢在十二阿哥今日带回来的东西发现了这个。”

云梧看她语气郑重,不由好奇,“这是什么?”

那头锦绣已经把盒子打开呈到云梧面前,她沉沉吐出两个字,“鸦片。”

“什么?”云梧瞳孔一缩,她骤然坐起,面色难看地看向盒子里的东西黑棕色膏状物。

果真是鸦片没错!

清朝中叶,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国家需要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物品,而大清因为闭关锁国,很少让海外的物品在国内进行贸易,如此一来便造成了数额巨大的贸易顺差,大量白银单向流入中国。

这种情况下,英国想了一个办法,经由印度,向中国走私鸦片。

自此,贸易顺差变成逆差,白银从流入便为流出。中国不是白银生产国,海量白银流向海外,结果就是国内的白银便一日比一日少。没有白银,国家发不出军饷,也就养不起军队,而民间因为白银稀缺而造成的银票诈骗案等等乱子屡见不鲜,这时候朝廷才惊觉,需要禁止鸦片。

林则徐打响了第一枪,虎门销烟。

然而这一举动大大影响了英国的利益,英国怎么可能坐视不理。一八四零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此后一百年,国家积弱,动乱不休,多少鲜血洒满在这片土地之上。

一切的一切,在百年前清廷闭关锁国、不严禁烟土开始,便埋下了种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