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清穿)(96)

作者:桃梨不言 阅读记录

皇后没说话,也没动,睁着眼睛神色发木,过了好一会儿,眼泪才顺着眼角流淌下来,一滴接着一滴,在枕上浸出一小片深色。乾隆的心是像被人狠狠攥了一把,他喉咙哽了哽,放轻声音安慰,“……是永琮和咱们没缘分。你好好把身体养好,咱们还会再有孩子的。”

皇后盯着悠悠的烛火,闻言惨然一笑,罕见地没有附和乾隆。生下永琮,她已是熬干了心力,又能从身上哪处找出新鲜骨血,换来另一个孩儿?

她挣扎着坐起了身,素日温和的嗓音俨然已经变得嘶哑,皇后想不明白,“永琮一直好好地待在屋里,自从京里传了疫,我便叫人盯着,外头的东西一律不准进,病气究竟是怎么过到他身上的?”

自从康熙二十年起,宫中开始给皇子皇女种痘,皇嗣死 于天花的几率越来越小。永琮年纪小,还没来得及种痘,这次天花在城中流行,皇后就怕永琮有什么万一,下令严防死守,永琮身边就留了几个伺候的宫人,除了必要的吃食用物,什么东西都不能进屋,永琮究竟怎么出的事?

乾隆眼底掠过一丝阴霾,他又何尝没有怀疑,“永琮身边的人都带到慎刑司审过了,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只永琮的奶娘殉主了。”

皇后张了张嘴,最后颓然靠在床头,还是什么都没说。人死不能复生,皇后身心俱疲,已经没有心力再去追究了。

“是我没有照顾好他。”皇后闭上眼睛,再次落下泪来。她的永琮,她的永琮还那么小,他才刚刚会走路,刚刚会喊皇额娘啊!

皇后胸口发闷,喉咙腥甜,咳了一声,竟是吐出一口血来。乾隆大惊,连声大喊,“太医!传太医!”

袁太医就守在偏殿,得召很快进来,诊脉后开了新的方子,又叮嘱皇后情绪切勿大起大伏。皇后眼睛动了动,似乎是扯了扯嘴角,爱子夭亡,她又怎么能心情平静?

乾隆看在眼里,伸出手握住皇后的手,眼神复杂道:“……朕这两日想了很多,永琮夭折,实是朕的过错。”

见皇后面露不解,乾隆长叹口气,缓缓道:“永琮出自正嫡,性成夙慧,虽然没有像当初永琏一样写进谕旨,但在朕心里,永琮已经是太子了。然而昨日朕去太庙祭祖时,才突然意识到我大清自开国以来,竟没有一位皇帝是以元后嫡出身份继承大统的。朕属意立永琮为储,是想要做到先人也做不到的事情、强求先人也没有得到的福分,想来,正是朕违背了天意,才使得永琏和永琮相继早殇……”

“说到底,是朕之过。”

他的声音很轻,听在皇后耳朵里,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一样。皇后垂下了眼,身为枕边人,她自然知道乾隆对嫡子的钟爱,如今听到这样一席话,皇后不禁起了疑惑,眼前人到底是喜爱永琏和永琮本身,还是只是重视和皇后所出的“嫡子”?这重视之中,有几分是真心实意,又有几分是出自社稷考虑?

帝王终归不是寻常人家的丈夫和父亲。

“皇上,娘娘,药煎好了。”

令嫔端了药碗进来,朱赫嬷嬷上了年纪,劳累之下听闻噩耗也病倒了,如今还是她一直在屋里伺候着。

乾隆从令嫔手里接过药碗,亲自一勺一勺吹凉了喂给皇后,一边喂一边道:“永琮还小,不比永琏,朕没有明旨册立他为太子,且自古以来,也没有皇后所出嫡子夭折便追赠为储君的例子,朕不能追封永琮为太子。不过你放心,朕已经决定赐永琮谥号,永琮的丧仪也会视皇子从优办理……”

皇后看着轻手轻脚照顾自己的乾隆,他眼里都是血丝,不知道多久没有好好休息,她突然觉得羞愧,皇上已经如此悲恸自责,自己在胡思乱想些什么?她是皇上的妻子,非但没能给皇上分忧,反而给皇上多加负累,让皇上更加痛苦担忧……

她闭了闭眼,主动从乾隆手里接过药碗,强忍泪意道:“皇上隆恩,永琮地下有知,也定会感受到皇上一片舐犊之情……”

“也不过是抚慰你我之心罢了。”乾隆长叹,见皇后略微打起精神,稍稍松了口气。他同皇后一起用了些粥点,皇后刚刚用的药里安神的成分起效,很快又睡了过去。

等皇后睡着之后,乾隆也回到养心殿休息。他熬了太久,这一觉一直睡到天光大亮才醒来。

睁开眼,乾隆罕见地没有立刻起身,而是躺在床上出神。他想起了刚出生的永琮,红彤彤皱巴巴的裹在襁褓里,后来慢慢长成粉雕玉琢的雪团,会翻身,会爬行,会走路,想到他对自己咯咯笑,叫自己汗阿玛,想到他不再呼吸的小身子,还有死去的奶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