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47)

作者:白饭饭 阅读记录

山上那里新搬来一户人家的事儿,大伙儿也都知道。

听她这样说,赵氏又叹气:“你个小小的丫头,按说没出门子的时候,该是在家享福的。结果你倒好,比出了门子的小媳妇都忙。”

胡霁色道:“那也不能耽误了人家的病情不是。我就是觉得奇怪,咱村里,咋就我爹一个大夫。”

小张氏顺嘴接了过去,道:“这事儿,你们不知道,我是知道的。我听娘说,早几十年的时候,咱村里来了个特别厉害的大夫,在咱们村里落脚了。”

这个时代的民间尤其是乡村医学,比较崇尚的艾灸。一般的赤脚大夫往往连中草药都认不全,就认得艾草。

艾草这东西也确实神奇,一般也不需要有什么专业技巧,“随痛而灸”即可。换而言之,就是哪里痛就用艾草灰热敷哪里。就这样,也能治好很多病。

但病理复杂,这种万用药也有不灵的时候。在村里那原先的赤脚大夫治不好病的时候,村里人往往会选择找人来跳大神驱邪之类的做法。

胡家村和其他村子一样,就在这种简陋的医疗条件下,艰苦地繁衍至今。

直到几十年前,村里突然来了一个脾气古怪的老头。谁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来,又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地留在这里。

他自称是个游医,因为年迈没法上山采摘草药,就在村里收了好些个徒弟。胡丰年就是其中之一。

“后来那老头去了,还是你爹去送的。他教出来的那些徒弟,一个个有了手艺,都叫县城里的药房请了去。也就是你爹有良心,留在村里,还给村里人看病。”小张氏笑道。

赵氏和马氏听了,也颇为唏嘘。

“谁不知道城里日子好过啊。麦田爹有这个手艺,甘愿留下来给村里人看病,也是难为他了。”

小张氏道:“是这个理。也就冲着这个,咱爹这次也算是拉偏架了。”

原来如此。胡霁色这心里算是有了底。

她又看了一眼兰氏,见她依然低头做着针线,情绪应该是很稳定了。

于是她端着碗站了起来,笑道:“三位婶子,我这就去四奶奶那瞧瞧,然后就要上山去给人看伤了。”

“去吧去吧,路上仔细些,别叫你奶那给你扯回去了。”马氏道。

第三十六章 难伺候的病人

胡霁色从村长家出来,特地绕到自家远远地看了一眼。

果见那里聚了不少人,似乎都是那些之前说好了要去帮忙的人,或许还有去帮徐寡妇要钱的人。

为避免被人发现,胡霁色只敢看一眼就走了。

今天胡丰年绝无可能分家成功。不是胡霁色不够义气不回去和继父同仇敌忾,而是她得赶紧把手头的事儿给办了。

按照村里的传统,如果要分家,那必须要有村长、族长和里正都在场见证主持,好让这个家的财产都分得公正。而如果关于分家有分歧,也需这三人做主调节。

而村长和族长都是一人,现在为了避嫌不能给他们主持公道。刚小张氏也说了,里正和村长家不合,不针对胡家哪一房,恐怕就要和村长家对着来。

现在老胡家的形势,大房和三房都是赞成分家的。可就算之前三房已经主动和胡丰年提过,这时候他们也不会站出来和大房同仇敌忾。

按照李氏那个尿性,恐怕当初就是让她男人鼓动胡丰年来当这个出头鸟,免得他们三房背了坏名声。

而老两口那边,应该会在最短的时间把在城里念书的胡老四给叫回来。因为他毕竟是个读书人,能说会道,到时候去里正那里一搅和,他们大房只有自认倒霉的份。

真是怎么看,现在大房也捞不着什么好。

因此,胡霁色也顾不得盟友正在水深火热的煎熬之中,裹着她的大衣就在寒风凛冽中上了山。

她背着药箱赶到的时候,厉竹山抱着剑倚在门口,看样子还颇有几分古代侠客的风范。

见是胡霁色,他扬了一下眉。

胡霁色道 :“我爹病了。”

厉竹山也不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样排斥她,听她这么说,就侧了侧身让她进去。

“我就在门口。”他道。

胡霁色听他这个口气,就知道那屋里恐怕只有一人。

她略有些踌躇,道:“你家二公子……”

“出去了。”厉竹山道。

闻言胡霁色不由得就叹了一声。但其实,她上山的次数不多,之前江月白也经常在外走动,似乎不常在家。

她垂头丧气地进了门,也没抬头,先解了药箱和外衣放在一边。

就听一个有些嘲弄的声音响起:“怎么,见不到我兄长,不高兴了?”

胡霁色抬头瞥了一眼就开始蹲在地上打开整理自己的药箱:“不是跟你说了不要老是光着膀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