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观儿媳们争奇斗艳+番外(199)

作者:吴漾 阅读记录

我抬起酒壶,极尽殷切地给他把酒满上:“前天成为的,亦是哀家给的胆子。事出紧急差点忘了告诉你,哀家替陛下做主,把娴妃晋升为皇贵妃了。嘿嘿,惊不惊喜?”

他手中的酒杯剧烈地晃荡了一下,想骂我却又忍住了,最后既认可又认命地点了点头:“太后还是跟去年一样行。”

“吾儿过誉了。”我谦逊一笑。

姜初照潇洒地饮下半杯酒,半靠在宝座上,打量着殿内的娴妃:“有什么事直说罢。”

得到鼓励的娴妃精神更加饱满了:“臣妾方才看到云妃和谭先生毫不避讳地在殿内以琴传情,便觉得忍不下去了,”她前行了两步,把信件呈交于苏得意,“太后和陛下请看,这是谭先生写给云妃的信。此信用词直白大胆,观之触目惊心。”

云妃撑着下巴颏双目炯炯地看向娴妃:“贵妃娘娘好厉害呀,既然是谭先生写给臣妾的信,怎么落到您手上了呢?”

弹完琴后被赏了座、此刻也在长合殿内的小如公子呆若木鸡,片刻后便也反应过来,用不大不小的声音问了两句:“什么信?在下和云妃娘娘于教坊司天天见面,为何还要写信?”

姜初照已从苏得意手上把信接了过去,慢条斯理地看了一遍,像是在欣赏文学作品,期间还带着琢磨的。欣赏完后便抬眸问娴妃:“你是从哪里拿到的这封信?”

娴妃倒也诚实:“实不相瞒,是有人故意送到罗绮宫外的。臣妾以为,一定是某些明事理辨是非的姐妹不敢当面质问云妃,所以让臣妾来做这件事。不过,帮陛下和姐妹们分忧解难,确实是臣妾应该做、也愿意做的。”

姜初照把信举过眉头,于信后斜睨了我一眼。

这一眼,冷酷无情又邪魅狂狷,似是要把哀家活活瘆死。

见他不接话,我就清咳了一声,准备下场:“凭一封信就说谭先生和云妃有私情,怕是不妥吧?况且,这信来源还很不明朗,万一是别人写了来嫁祸谭先生呢?”

娴妃似是等着我说这句话呢,几乎瞬间就把袖子里藏着的折子掏出来,挡着我的面展开:“母后请看,这是臣妾昨日派人去请谭先生写的《流水》乐谱,臣妾仔细比对过了,字迹与信中的字迹一模一样。”

“一模一样啊?”我故作惊奇发出喟叹,然后转头看向姜初照,皱眉叹息来一套,“那可能真的是谭先生写的。”

云妃极其散淡地站起来,像是刚从卧龙岗刨了几锄头地:“臣妾不服。”

我耳尖一动,正欲开口,姜初照却唇角暗抽,先我一步接过云妃的话茬:“证据确凿,你有何不服?”

她举起小手,笑容比春光还明朗,一点也不像是吵架的样子,仿佛站那儿就已经胜利了,喜悦的神情也像是获了奖:“字迹一样就代表是谭先生写的吗?实不相瞒,臣妾的祖父、三朝元老赵太傅赵大人写得一手好字,且极其擅长模仿。贵妃娘娘要是不信,就把老头……老太傅唤进宫里,让他当面写给你瞧瞧。”

做戏自然是要做全套的,可哀家正准备讲接下来的台词的时候,姜初照又一次抢在我前面开了口:“太傅是朕的老师,他这本事朕是知道的。云妃所言不虚。”

这突如其来的转折让娴妃也不那么确定了,但她还是挣扎了一下:“太傅虽可以仿写,但他老人家德高望重,断不会做出这种事来。云妃还是他的孙女,所以他更没有必要来写这个坑自家的孩子啊。”

小如公子也站了起来,虽未急赤白脸地反驳,但语气却前所未有的严肃:“在下也不知道这信里写了什么东西,但在下非常确定,这玩意儿真的不是我写的。请陛下和太后明鉴,”说到这里停顿片刻,复开口时,拱手而立,脊背挺直,一词一句掷地有声,“我本就是一介草民,死不足惜,但云妃娘娘洁身自好,清雅高贵,又有绝代风姿,旷世才华,大祁有这般奇女子乃一大幸事,这样的人不应平白受辱,无辜蒙冤。”

实不相瞒。

这是我第一次见小如公子说话的时候没有笑,也没有露出小虎牙呢。

而且,虽然他喜欢余知乐,但好像也没用这类登峰造极的形容词来夸过余知乐,甚至当初皇后大选时,他坐在墙头对听众夸余知乐那会儿,还指出了余知乐弹奏中出现的错误——

“怎么样诸位,容妃这首曲子弹得好听吧?虽然弹错了一个调子,但依然很棒哎。”

我忍不住去观察余知乐的反应。

果不其然,她也懵怔了,不可思议地看向小如公子,眸中渐渐露出些不甘来。

我大约能理解她,这就像是一直在自己腿边摇尾巴、怎么踢都踢不走的小狗,突然有一天不缠着你了,甚至当着你的面跑去别的姑娘旁边摇尾巴,还摇得更欢快更雀跃。这种心理落差,还挺叫人难受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