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子权臣之路+番外(49)

作者: 爱凤小鱼 阅读记录

“四郎是个好孩子。”林老汉忍不住对林明诚赞了声,如果林明诚只是给大妞三妞四妞五妞,林老汉也不会说什么,但大房所出的三妞也有份,林老汉对林明诚这个孙子就有些喜欢了。

大房和其它几房关系微妙,林老汉不是不知道,但这事他也没办法,大儿子有老娘和大嫂那边看顾,偏着这边,林李氏这里就委屈,偏着林李氏这边,大儿子那里就委屈。

所以整个家里,林老汉最疼的就是林老五,因为林老五会读书,他偏着林老五也没人说什么。

“五叔,这个鸡腿像不像个中字,鸡骨鸡肉可不就是个中字吗?”说着林明诚拿着鸡腿在林老五的眼前晃了晃,然后又道:“这个鸡腿该五叔吃,侄儿也祝五叔考中秀才。”

说着林明诚把鸡腿放回林老五的碗里,林老汉和林李氏听了林明诚的话眼睛一亮,不住的点头。

林老五笑了,这个侄子确实聪慧过人,而且脑瓜也机灵,反应快,很讨人喜欢。

“好,那五叔就承你吉言了。”林老五再没客气,拿着鸡腿就吃了起来。

大家对林明诚投以赞许的目光,便是林老大都忍不住多看了林明诚几眼,觉得这个侄子是个宽厚的。

谦让是自古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风度和智慧,在生活中,与家人朋友相处也需要一种谦让,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矛盾。

林明诚也并不是假大方,他是真融入这个家庭,把林家当成他的家,那么家中的人都是他的亲人。

现代虽然也不少重男轻女,但古代明显严重多了,这是真正的男尊女卑时代,女儿在家里的地位是不如儿子的。

上辈子,林明诚也是生在复杂的家庭,相比上辈子的林家,现在的林家算是和谐多了。

林家没有分家,大家同住一个屋檐下,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

而且古代到底不是现代,古代有父母在不分家的说法,就是分家,也不能由子孙起的,不然犯了律法。

这和明朝的律法是一样的。

林明诚记得,唐律规定:

如祖父母、父母在世,子孙自立户头,分财自过,要各受三年徒刑,如果是祖父母、父母提议分家的,祖父母、父母要各受两年徒刑(《唐律疏议•户婚•子孙不得别籍》)。

明朝沿袭了唐朝的律条,也即坚持子孙不得要求分家的规定。但如果是民间私下进行,子孙要分家,父祖不告发,并不治罪,所以它并不能完全阻止父子分家现象的发生。

注意“私下”,官方是以分户籍为准,但很多时候,古人分家不分户籍,有时候,却是分了户籍而同居,所以古代分家很复杂。

但私下里,子孙提出分家,那是不孝行为,即便父祖不告发,宗族知道了也不会坐视不管,让族人坏了族里的名声。

分家这两个字在林明诚的脑里闪现又很快沉寂了,就算是小辈的有这个心,林老汉和林李氏是不可能分家的,也绝不同意的。

林老大是长子,若是分家,林老汉和林李氏肯定是跟着林老大的,而林家最出息的则是林老五。

若是林老五考中了秀才,其它人更不愿意分家,反正分家这事还得看林老汉和林李氏的意思。

吃饱喝足,林老汉便让林老五考校几个侄子的学习情况,林老大推着两个儿子,让两个儿子好好表现。

林大郎和林二郎今年十一岁了,林三郎八岁,林明诚六岁。

大房兄弟俩一直在村里的学堂读书,从前也是有几分聪明的,只是这会林老五考校着两兄弟。

这会林家一家子谁也没有离开,大家找位置坐着,看着林老五他们。

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千字诗》《增广贤文》

林大郎还好,勉强顶的住。

林二郎就磕磕巴巴的,背不好,也答不好。

林三郎也是很勉强,这也是幸好华山有叫读书认字,再有林明诚督促他的学习,不然林三郎光练武,早把读书抛脑后了。

林明诚的表现就不用说了,到底拜得大儒为师,就更得好好表现一番了。

这一来,对比就明显了。

林三郎学武,撇开不谈。

但林大郎和林二郎这对双胞胎比林明诚还大五岁,也比林明诚早入学了几年了,可现在表现大大不如林明诚,甚至林三郎的表现都比林二郎好。

大房夫妻脸黑了,面色一派严肃。

林李氏和二房三房脸上的笑容显而易见,对林三郎和林明诚的表现很高兴。

而林老汉面无表情,这会看看大个大孙子,再看看两个小孙子,也不得不承认,大孙子不如小孙子会读书。

林老四不说话,林老五则开口让大郎和二郎以后努力读书,夸了林大郎和林明诚,又鼓励林二郎林三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