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1186)

作者:YTT桃桃 阅读记录

毕竟太后大热天都吃不上新鲜的松茸。

因为那东西新鲜的放不了几日。

要想保质期长,除非将新鲜的冻上。这种天气古代这里拿啥冻?冻完还要一路给运去保证不化掉。再想多储存一年半载就是和对待普通蘑菇一样用晒干的方法。

所以说,太后也就能吃个松茸干。

在她闺女这呢,前脚收上来新鲜的,后脚让外面做活的妇女用竹片将松茸脚刮干净洗干净,端进来切着就煎。

收上来新鲜的猴头菇,她闺女要么炖鸡汤,要么炖排骨。

收上来的榛蘑,炖小鸡。

再过段日子,新鲜人参采回来,钱佩英一点不怀疑,她闺女敢将上百年的人参叼嘴里。

在宋茯苓在小厨房煎松茸时,大门外挂的铃铛叮叮当当响起。

没一会儿就有妇女进来报,十五道沟村来送山货了。

钱佩英戴帷帽急忙跟着出去。

眼下,会宁县下面九十多个村庄都知道县里收山货。

老百姓们自发的上山采摘黑木耳,采蘑菇,都给摘好晒好,蘑菇按照品类分好。然后以村为单位,用牲口给运到钱佩英这里上秤。

钱佩英会核对检查后记账,半个月一结账,将银钱结算给送货的村代表。

这些来县里的村代表回头再给乡亲们分发。

各村的里正很积极,不是为挣差价糊弄百姓,在宋福生这里也不存在这种情况。

宋知县在下发通知时就写明榛蘑多少文钱一斤收,猴头菇多少钱,松茸木耳多少钱之类的,怕老百姓们不识字,他派去贴通知的衙役全是识字的,咣咣敲锣念给老百姓听。

各村的里正很积极,是为争先进村,为政绩,为奖金,为得在知县大人那里挂上好名。

尤其是那些毫无特产的村庄,没人参不收蜜,山货再比不过别人可完啦。

年底,知县大人说要召开大会,到时再见,现在不用拜访。

而且会上要公开各村副业收入,倒数三名会被点名批评。前三会以县衙名义给奖励,县老爷还会请吃饭。

钱佩英出现,运山货的民夫们早早就低下头跪地:“夫人。”

十五道沟村是个偏远村,这是

第一回 来,还不懂规矩。

钱佩英戴着帷帽告知道:“以后来,不用跪。见我也不要叫夫人。”

那叫什么。

“钱大当家的。”钱佩英示意汉子们起身,赶紧卸车上秤。

院落的妇女们放下手中活,急忙帮着汉子们将合格的干蘑菇和木耳,一袋子又一袋子向库房运送。

要说这大厂子里正晾晒的新鲜蘑菇木耳是哪里来的呢。

下面各村既然运送的已经是干爽的,为何还有新鲜的。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句,此时正在长白山上带队打榛子核桃松子的四壮和铁头了。

这俩小子属于一走一路过,让那些打山货的汉子们顺手再弄些蘑菇木耳。

上千人的队伍在外面散着。

山下是会宁本地镖局的车辆等待。

每日到了傍晚,都会从山上背下来一袋子一袋子的榛子核桃,现在松子还不行,没到时候。

这家镖局的老板,本以为要心灰意冷收拾收拾关门大吉。

却不想家里来了位富贵爷,富贵爷可是县太爷的亲眷。

不但没恐吓让路让他关门大吉,而且还给他介绍运输活计。让帮忙运货挣钱。

就这,还不是最让他感动的。

最让会宁本地镖局老板感激涕零的是,贵爷说啦,让他不要多想,活只会越来越多。

就算将来千里马镖局来啦,也不会影响到他接单子帮商户运输,因为千里马不接这种单子,没空。

还告知他,镖局要是在外面跑镖被劫道了,别不吱声闷着认下哑巴亏,回了会宁就去找知县大人。

大人说啦,咱们会宁在外的队伍,要是在途径哪里出了问题,做为一方父母官,百姓不敢伸张,他给找当地官员问说法。

这位镖局老板曾经是道上混的,要不然也不能做这行当。

听完这话,心潮澎湃。

竟然觉得知县大人有江湖气。

想起这么多年跑镖的辛酸,上供的那些钱,眼圈都红了,这是头一个官员敢说出:你们在外面受委屈,本官为你们做主。

(本章完)

第七百八十九章 游刃有余(两更合一)

这不嘛,富贵今日又来找当地镖局老板。

“贵爷,还各村收什么,咱就没听说过那东西还要花银钱的。

我直接让兄弟们在山下等山货的时候,别像木头似的站那傻等,留几人守着车辆,剩下人就去顺手割红毛柳白毛柳。

回头摞在山货上拉回来,给您送去,您放心,指定办妥妥的。”

宋富贵拍下镖局老板的肩膀笑道:“那和兄弟们说一声,回头等忙完这阵的,我请大伙吃饭。”

上一篇:暴君攻略 下一篇:我靠美颜稳住天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