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重生之科技大佬她美又富(36)

作者:yelpe 阅读记录

一贯的冷淡语气,但莫名让人信服。

吃瓜群众:“好哦!!”

徐向北:“……”

这个叶辞安是怎么回事?这段时间为什么老是要和他作对?以后非得想办法打压泉水科技才行了!

叶辞安拍板后,组委会有不少人也觉得随机赛题有趣,举手表决了一下,竟然超过半数,于是就此定下,采用随意赛题。

徐向北脸上血色都褪了个干净——大势所趋,他被逼上梁山了。

为了在友谊赛里不输给崔兰,这两天他都在编程原本的赛题,甚至还背了部分很难的算法,结果完全没用了?!

他都快气出内伤了!

……

赛题的智能抽调软件采用的是泉水科技开发的一款大数据分析软件,可以随机从互联网上抓关键词拼凑。

最后软件抓取出来的赛题果然偏离了既有的人工智能热门方向,搞出了一个冷到北极圈的赛题——

结合地震后的建筑损毁数据,预测现有建筑在可能地震下的结构反应。

这一道题一下结合了多方面的知识——地震学、建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是一道令人头疼的综合题。

赛题出来后,崔兰和徐向北各自被关进了小隔间。

隔间里各自有一台电脑供他们,而隔间四面都是透明的——方便吃瓜群众看两人的编程过程。

两人开始编程后,吃瓜群众们都忍不住开始讨论起来。

众人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比赛开始后,崔兰没有直接下手编程,反而是在白纸上写写画画。

与之相比,徐向北则已经开始编写,半个小时时间已经编写好一大段。

“果然选手没有办法和老师比,何况是徐老师这样水平的老师。”说话的是星成电子周报的记者刘爽,“徐老师都编写这么多了,那个叫……什么来着的选手还啥都没写出来呢!”

其他记者也赞同地点头——徐向北从比赛开始,就碾压了那位在小组赛里拿了第一的选手,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的记者都不记得崔兰的名字,他们并不关心崔兰是谁,在他们眼中,崔兰只不过是陪徐向北比赛的,他们只关心徐向北的状况。

然而与这些媒体记者不同,更内行一些的人,比如大赛的选手和组委会的老师,却并没有这么想——他们中不少人在看崔兰画在白纸上的架构图。

这些技术人员在心里犯嘀咕:崔兰打算用什么算法呀?看她纸上的架构图,好像从来没见过?

第20章 20(修,无需重看)

比赛过去一个小时,崔兰终于停下纸上的写写画画,开始编程。

媒体记者们的关注点原先都在徐向北那儿,但没多久,就被崔兰吸引了——这个女孩的编程速度也太快了!

写代码不是随便打字,都是经过思考才下手写的,可是崔兰的手速,即使是随便打字都比不上。

记者们暗暗惊讶——这是在写代码还是瞎敲键盘啊!

除了记者,场内所有技术人员看着崔兰编程也都一脸懵逼,只有叶辞安一人勉强跟上了崔兰的编程速度,大致看懂了崔兰的算法。

叶辞安看着大屏幕上投影的崔兰和徐向北两人的编程界面,心底那个困扰已久的疑惑再次浮了上来——崔兰当年真的抄袭了徐向北的成果吗?为什么现在看起来,徐向北完全配不上他曾经提出的那两个惊人的成果?

……

比赛过去两个小时后,原本觉得徐向北稳操胜券的媒体记者们,开始动摇想法了。

与开始时徐向北飞速写着代码、而崔兰开不了头不同,此刻的情况完全颠倒——

徐向北几乎到了写一行代码就要删掉重新再写的地步;崔兰却依旧保持着她开始编程时那飞一般的手速。

媒体记者们心中诧异,不觉纷纷议论起来:

“徐老师快十分钟没有写出过一行新的代码了!”

“会不会是写不下去了?”

“不会吧?你看那个女生不是一直都在写吗?难道那个女生比徐老师厉害?”

记者们面面相觑,觉得不可思议,开始有部分人觉得也许徐向北会输。

当然,大多数的记者依旧压徐向北会赢:

“别急,可能那个女生只是在瞎打,毕竟,她的对手可是徐老师啊!”

……

三个小时过去,崔兰几乎是在最后一秒打下了最后一个代码。

她长吁了一口气——三个小时还是太短了,她只能写一个很粗略的程序,如果有更多时间,她应该可以把这个算法完善到更好。

而另一边,徐向北见时间到了,懊恼得一拳砸在了键盘上——

这是什么鬼题目?软件抽调的那些数据完全不知道要怎么使用!三个小时下来,他没能写完一个完整的程序,甚至写到一半就已经写不下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