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书院混饭吃(22)

作者:燕堂 阅读记录

而面前这一坨东糊一块儿,西糊一块儿的东西……

青远有些难为情的绞着手:“我……我就是按着林姑娘的方法做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烙它就糊,一烙它就糊。这还是我从好几块饼里挑了一块最不糊的。爷,要不,咱们请个厨娘吧。”

“算了,”桓仪搁了筷子,“我也不是什么讲究口腹之欲之人。你以后还照以前的样子做饭就行了。”

不讲究口腹之欲?那您怎么还要骗人家来给你做饭?青远心里嘀咕着,不过这话他可不敢说。

“好吧。”青远将那一盘子“手抓饼”收了起来,“那小的去给您用白菜炒个肉,再熬上一锅小米粥,可好?”

“去吧,去吧!”桓仪无精打采地挥了挥手。

桓仪站在窗前,看着厨房里冒出的阵阵炊烟,不由得想起了有林若阳做饭时的那些美好的……饭食。

然后,眼光又转到了窗前。窗前的书桌上放了两个盘子,盘子里是用水养着的蒜苗。这是青远跟林若阳学的。

林若阳,她好像经常会有一些新奇的想法,小到冬天在屋里养蒜苗,做手抓饼,大到开书院,用开文会的法子骗那些举子到书院教书。

如果,如果自己同意到她的书院里教书,她肯不肯来给自己做饭?就算每两天做一顿也行。

一想到这个主意,桓仪心中有些雀跃,又有些看不起自己。没想到自己还有为了一口吃食,而去给小孩子教书的时候。

窗外,冬日碧蓝的天空中飞着一只鸽子,到了竹声斋,小脑袋转了转,就直直地飞了下来,扑棱棱落在了窗前。

桓仪一看,忙打开窗子,解下了鸽子腿上的一个小竹筒,从里边倒出了一张纸条。一松手,鸽子又扑棱棱飞远了。

桓仪展开纸条只看了一眼,就兴奋起来。冲着窗外喊:“青远,先不忙做饭。有消息来了。”

青远挓着两只手跑了进来:“菜已经在锅里炒着了,米粥我也熬上了。爷,什么消息?”

桓仪将纸条递给了青远:“去,想法子将消息透露给督察院的张大人。”

青远接过纸条一看,手轻轻地抖了一下:“什么?刀疤王的妹妹是袁家大儿子新纳的小妾?”

刀疤王是京城一个赌场的东家,因脸上有一道半尺长的刀疤,人称刀疤王。当然也有人叫他王疤子。

青远踌躇了一下:“可是,爷,张大人并非太子这边的人,这样重要的消息透露给他,会不会……”

桓仪道:“张大人虽不是太子的人,但也不是贤贵妃的人。他一向只忠于皇上。正因为如此,皇上才派他来办这个案子。这个消息只有由他禀报给皇上,皇上才不会无端猜疑。”

太子是元后所出,十六岁即被封为太子,今年三十六岁,已经做了二十年的太子。

皇后薨逝以后,贤贵妃颇得皇上宠爱。

贤贵妃育有二子,分别是皇三子和皇四子。有两个成年的儿子,并且这两个儿子也并不愚笨,所以贤贵妃自然不甘心自己的儿子只做个王爷,自己只做个太妃,再加上皇上年纪渐渐大了,对于正值壮年的太子有时难免会生些疑心。于是,贤贵妃就趁机伸出了手。

在一次太子去山东赈灾时,贤贵妃借口锻炼儿子,让三皇子和四皇子跟着太子去历炼,结果在途中|出了事。

三皇子和四皇子一同摔在了悬崖底下,多亏他们的护卫拼死将他们救了回来,才捡回了两条小命。

贤贵妃到皇帝面前哭诉,说是太子的人故意将三皇子和四皇子推下去的。

两个儿子差点死了,皇帝大怒,命令彻查。

最后查到东宫侍卫李召同身上。李召同一口咬定是顺嫔指使的。

皇上当然不信。顺嫔是有个儿子,但她的儿子才刚刚一岁多,并且顺嫔也没有得力的娘家撑腰,就算她痴心妄想,想替自己的儿子争一争,那也该先对付太子才是。

后来,负责此案的张御史查到李召同前一段时间迷上了赌钱,输了不少,他经常去的那家赌档就是刀疤王开的,而刀疤王与东宫太监总管是表兄弟。

至此,幕后主使完全指向了太子。

过程大概可以推测:太子通过太监总管,指使刀疤王引诱李召同赌钱,以此胁迫他刺杀三皇子和四皇子,然后推到顺嫔身上。

皇帝老了,疑心重,他疑心太子杀害兄弟,但同样也疑心别人会嫁祸太子。所以最后皇帝并没有废了太子,只是将他软禁在东宫,对外只说太子身体有痒,闭宫静养。

桓仪是五皇子的伴读,而五皇子与太子是一母所生。所以桓仪是天生的太子一派。

如今,桓仪的人查到刀疤王的妹妹成了袁家大儿子新纳的小妾,而袁家正是贤贵妃的娘家,这样一来,线索反过来指向了贤贵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