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书院混饭吃(8)

作者:燕堂 阅读记录

村民们一听这条件,不少人心动了。

隔壁黄家庄村的私塾每月虽也是500文,但四时年节、先生生辰都要送节敬,这些钱花下来一年也得好几两。

这碧梧书院竟然不收节敬,最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竟然还可以赊账!读书读好了还可以免费!

并且,以前的碧梧书院可是村民们想都不敢想的地方,一个月要五两银,住宿吃饭还要另花钱。那都是城里的秀才们读书的地方。

这么好的事儿,可偏偏是女子办的,还是被人退了亲,失了名节的女子。大家又很是犹豫。读书人可是十分讲究名节的,跟着这种人学,以后只怕没什么前途。

林若阳的招生宣传进行了两天,不但一个来报名的也没有,并且还惹来了许多骂。

许多人骂她不要脸,败坏名节。尤其是那天在书院门口卖东西的林婆子和二狗|娘,在村子里到处说她的闲话。

这些人并不到她跟前说,只是站得远远的嚼舌根,她只要一走过去,就一哄而散。让她也无可奈何,总不能追上去打。

第三天,林若阳干脆不去了。反正她的收费方式大家都知道了,她就不信没有一个人动心。就像那个周秀才,一开始摆着架子,后来不是看在钱的份儿上答应了吗。

到第四天,果然有人上门了。

大梧村西头的李二庆媳妇带着自家两个小子来了。

“小,小姐,念书真的可以赊账吗?”她家没多少地,孩子却多,前两天孩子他姑夫说一个笔墨铺子里收学徒,她想让老大去,可人家要求会认简单的字。要是她的孩子能认字,也不用考什么秀才,单是出去当个帐房先生,也比在家里守着几亩薄田强多了。

“是。只要用心读书就行,以后挣了钱再还就行了。”林若阳温和地说道。

“还不快给先生磕头!”二庆嫂立马按着两个孩子给林若阳行师礼。

林若阳倒是坦然受了,算是收下了她的第一波弟子。

二庆嫂又从篮子里小心地拿出了一个蓝布帕子,里面有五个鸡蛋,这是她好几天才攒下来的,要给林若阳当拜师礼。

林若阳没要:“说好了不要节敬的。明天让孩子来书院,纸笔什么的要是没有,我这里也可以先赊欠。”

二庆嫂千恩万谢地走了。

碧梧书院重新开张,没有鞭炮,没有剪彩,只有一个老师,两个学生,还有一个院长。

没有人看好这个女子开的书院,租住在书院的举子们跟看小孩儿过家家似的,跑来看了一回热闹,就纷纷散了。

林若阳也没指望着书院一开始就红红火火,大放异彩。万事总是从头开始的。

因看真的可以赊账读书,周秀才教得也认真,并且林若阳还三五不时地让父亲林举人上几堂课,书院渐渐又招来了一些人,总算凑够了二十个学生。

这其中林举人居功甚伟。

他虽然不喜欢教书,但他好歹是个举人,附近一些秀才听说碧梧书院有举人授课,甚至来打听,书院开不开秀才班。

林若阳当然想开秀才班,但,这跟蒙童班不一样,蒙童班是初级教育,能认字写字就行,请个秀才当先生就不错了,甚至没考中秀才的童生也能开馆收徒弟。但学生如果是秀才的话,他们的目标就是考中举人,老师必须得学识渊博,并且还要有丰富的科场考试经验,如果是大儒,或者当过官,朝中有门生故吏就更好了。

要想开秀才班,就得有好老师。这事儿急不来,只能徐徐图之了。

碧梧书院倒是住了不少举人,但这些人每天不是捧着书本读书,就是结交朋友,想要搏一个功名,以后为官做宰,没人想当一个穷教书的。

红杏见自家姑娘为难,提醒道:“那位桓探花没准儿愿意呢。”

“嗯?”林若阳不解地看向红杏。

红杏眼中立马发出熊熊八卦之火,兴奋地说:“姑娘,您不知道吗?据说他是一位偷龙转凤的假公子,被父亲逐出了家门,还被他父亲状告不孝,罢了官。反正他也当不成官了,没准儿想当先生呢。”

供不起的大佛

桓仪,原本是崇国公府的嫡长孙,自幼聪慧好学,12岁考中秀才,被人誉为神童。长大后更是风姿俊雅,博学多才,去年,刚刚满十八岁的他就考中了探花,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急了。

崇国公府在京城权贵里算是一流世家。

当年跟随大兴朝皇帝开国的有八位功臣,皆被封公爵,人称“八公”。这“八公”大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落甚至消失了。而第一代崇国公因为死得早,不但成功避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子孙还得到了不少优待。后面的继任者,资质平平,但也勉强守住了爵位,到了桓仪的祖父,以公侯之子考中进士,一直做到了太子太傅,崇国公府一下子又跃居一流世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