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番外(446)

作者:青云上 阅读记录

他住的寨子是最好的,里面有他和他的儿子,还有几个姬妾,外加一些侍卫和仆人。

一位身穿汉服的中年汉子操着一口标准的汉话对郑颂贤道,“郑大人,请随我来。”

郑颂贤还礼,“多谢。”

许首领正在书房里等着,郑颂贤到了之后,他放下了手里的书,端坐在正位椅子上,看着门口的年轻人进了屋子。

二人相互打量了一番,许首领记得这孩子中了院试案首时,他还去郑家吃过酒席,那时候都说这孩子以后有大前程,果然不假,这才几年过去了,就中了状元。

郑颂贤先拱手行礼,“学生见过许大人。”他用的还是过去的称呼。

许首领也中过大周朝的进士,还做过大周朝的官员,又年长,郑颂贤这样称呼也没错。

许首领笑着示意,“三郎来了,快坐。”

郑颂贤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微笑着看向许首领。他虽然做了土人首领,起居坐卧上处处还留着汉人的习惯。连他用的茶盏,都是瓷器。衣服也是汉人装束,只有召集各个部落商议事情时,他才会换上土人首领的服饰。

许首领道,“你父亲如何了?家里都还好吧?这才几年没见,你长高了一大截,小孩子果然长得快。”

郑颂贤笑着回道,“多谢许大人关心,家父尚好,如今还在青州。学生随郡主住在京中,承蒙陛下厚爱,如今在翰林院做个六品修撰。”

许首领笑,“如今你们家也算是苦尽甘来了。翰林院是个好地方,等过个几年,你再想办法谋个外任,起点都比别人高。千万莫要留恋京城富贵,没有外任的经历,不知民生疾苦,以后想往上升也难。”他像个过来人一样,说了许多自己为官的经验和经历,仿佛曾经压迫郑刘两家的人不是他一样。

虽然两家曾经为敌,郑颂贤也忍不住在内心里对许首领称赞了一番,果真是个能干大事的人,怪不得南安王死了,他却给自己打下了一片天地。

当然,这时候不是算旧账的时候,郑颂贤忙回道,“多谢许大人,学生定会谨记。”

许首领继续拉拉杂杂说了许多的闲话,还把自己唯一的儿子拉出来让郑颂贤看了看。

郑颂贤把许大郎从头到脚夸了一番,还把随身的玉佩摘了下来送给他。

郑颂贤心里清楚,许首领在等自己先开口。

郑颂贤也不急,土人只是他的选择之一,不行还有西南那些小国呢。大周朝没了土人该怎么样怎么样,但土人要是不和朝廷做贸易,日子就难过了。

郑颂贤能主动过来,是想着他们就近,如果土人拿乔,那他就当没来过吧。

许首领请郑颂贤吃了顿丰盛的午饭,还把土人酿的酒拿了出来招待他。吃饭的途中,还有几个姑娘在一边跳舞。

姑娘们往郑颂贤身边凑,郑颂贤虽然笑眯眯的,却并未接受她们的媚眼。

许首领开玩笑,“怎么,三郎怕家里葡萄架子倒了?”

郑颂贤喝了口酒,“许大人,跟郡主比起来,这些花花朵朵,都失了颜色。”

许首领哈哈笑了起来,“我还说先摆个美人计,让三郎乐不思蜀呢。”

郑颂贤打哈哈,“那许大人可失策了,学生眼光高的很。”

酒足饭饱之后,郑颂贤留下礼物,就要告辞。

许首领笑道,“诶,三郎急什么,正事儿还没办呢,你们年轻人就是急躁。坐下,咱们慢慢说。”

郑颂贤又坐下,“那学生再听一听许大人的教诲。”

许首领看了看郑颂贤带来的礼物,十分高兴,“我好久没喝到正儿八经的好茶了,这砚台也很合我的心思。这里真是什么都缺,我听说三郎在思茅建了个镇子,准备开边境贸易?正正好,我们这边也有许多东西吃不完用不了,到时候也能去那里换些东西回来。”

郑颂贤心里知道,好戏来了,“许首领消息倒是灵通,上回因为有人路途遥远,带来的盐坏了,造成了双方的误会。如今陛下命我等跟着五殿下一起,来把这事儿重新弄起来,以后事事都有章程,许大人只管放心。”

许首领笑道,“三郎是个实诚人,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三郎能先来找我,也是咱们有些交情。既然你们把地方都建好了,回头我就让人去看看,不过我可说好了,可不能再蒙我们。”

郑颂贤也不相让,“许大人说笑了,我们正儿八经有衙门监管,谁也不敢胡来,不知您这边,如今可有什么章程?”

许首领笑了,“三郎虽年轻,倒不是个肯吃亏的。放心吧,既然你们正儿八经搞,我们也不能胡来。只一样,听说你们盖了许多屋子,可能给我们几间屋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