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天下(335)

有她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大家都觉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可惜王微不善音律不会写戏,要不然还可以山寨一波花木兰,唱唱“刘大哥这番话理太偏”之类的。她倒是想叫王雁帮忙,但王雁对她这些做法很不以为然,甚至私下埋怨说有辱斯文,对牛弹琴。

明明他平时对这些底层大众也表现得很同情,但却不肯真的放下身段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时代局限性。到底王雁不是什么充满热情的爱国知识青年,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封建士大夫。

士大夫的理想嘛,自然就是和皇帝“共治天下”,再教化万民。可惜这里的教化万民,王雁的理解一定和王微不一样。他估计就没想过要全国扫盲让大家都读书。说来可笑,王微曾经和王雁谈及过这个话题,他的观点……怎么说呢,居然挺有印度种姓制度那味儿。反正就是人生来分三六九等,农民的后代就继续当农民,士兵的后代继续当士兵,只有世家的后代才有资格读书,然后担负起领导愚民治理天下的责任。

农民还好点,起码在主流思想里算是清白人家,像商人工匠手艺人之类的“下九流”,若是想要读书,想要改变自己的身份谋求进入更上一层阶级,那就是僭越,不知好歹,痴心妄想。

所以王微觉得,在这方面她大概和王雁没法达成共识了。就像是王雁无法说服她一样,她当然无法说服王雁接受自己的观点。不过因为现在王微才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一方,所以她可以完全无视王雁的意见,自顾自的坚持自己的做法。

起码就目前而言,广大士兵还是很喜欢的,而且具有很积极的影响。王微的军队可以一直保持士气和凝聚力,不能说和平时的思想教育毫无关系。当然也不乏因为王微给的军饷多福利好,从不拖欠,还禁止将领军官任意鞭打喝骂下属。

这种在现代普遍的做法,在这个时代堪称凤毛麟角,很多人都觉得王微简直发了疯,居然不惜血本的对这些底层士兵这么好。

为了供应军饷,王微可谓挖空心思的赚钱,自己更是勒紧了裤腰带。她这么积极的想要打通整个阻隔了东方和西方大陆的草原山地,说白了还是想扩大贸易。这年头只要能把丝绸茶叶香料之类的东西运到西方国家,简直一本万利,赚得盆满钵满。不过因为地势险要路途遥远,而且西方世界也并非什么极乐之地,没有力量护住商队只会血本无归。若不是王微最近已经攻占了一大块地盘,而且从无败绩,自己又是公主的身份,还真的压不住地头蛇。

其实走海路是更安全的选择,但现在的航线基本都被波斯的阿拉菲德王朝以及大食霸占,想要强行从他们嘴里抢食,估计得提前来一场海上争霸战。王微现在既没有船只也没有船员海军,只能干看着了。想到这个就很气,当初还在大明宫的时候她在崇文馆看过那些造船的图纸,这个年代造船的技术已经完全超越了她的想象,那些高大威武的巨大船只多么的威武霸气,完全有实力和其他国家进行海上战争,提前占据海洋,开启大航海时代。

而且即便是不走那些航线,仅仅靠着目前的船队下南洋,也可以进行诸多贸易,交换中原没有的物资,倾销昂贵的消费品,赚取巨大差价。但是现在朝廷自身风雨飘摇哪里还有心思干这些事情。一边哀叹着国库空虚一边却放任船队在港口里发霉腐朽,真是叫人郁闷。

无论如何,第二天一早,一切都收拾准备妥当,俘虏们被分别送上了押送粮草的马车,享受了一下优待。但王微不想偏心太过分引起自己人的不满,所以有优待的仅限于老弱病残,其他的人还是只能步行跟随。但王微没有给他们上镣铐绳索,只是叫士兵们在周围监视,看起来他们还是已经挺满足了。

第130章

一路疾行, 除了艰苦些,倒是没有遇到什么突发状况。草原太大了,这个时代本就地广人稀,况且这里确实就不是什么人口集中地带, 原本四处活动的不少游民要么被王微的军队打散了, 要么为了躲避战乱逃走了。王微他们冒着忽冷忽热的诡异天气赶了十来天的路, 终于在预定的时限之内赶到了目的地, 位于这片草原西边一个叫做乌灵的地方。

由于这一带长期被各个游牧部落占据,又因为政权的频繁更替,所以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地图,王微只能从能找到的多张现有地图对比中大致判断这里已经非常靠近罗刹,也就是后来的俄罗斯。不过现在可没有什么俄罗斯帝国, 全是一堆部落,加起来零零碎碎大概有几十个吧。王微他们已经征服的地盘过去就属于好几个部落, 什么图库, 土檀,七河。再往前面,就是这一带最大的几个部落, 伊西姆, □□扎尔, 巴尔喀什, 以及图尔盖。

一粒米饭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