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三千里(192)

作者:慕君年 阅读记录

要知道地方苛捐杂税的比重几乎跟朝廷征税一样,这一下子老百姓便少交了一半的税,马上就秋收了,在老百姓看来就像天上掉银子了一样不真实。

而新政在地方豪强既得利益者看来无异于晴天霹雳。

多少地方豪强小族就指望着这点收入维持家族的富贵,一时岑州六县各地暗流涌动。

让刘湛和宋凤林都意料之外的是,最先站起来反抗的人竟然是章台县县令柳如勤。

他写了一篇千字文章陈述苛捐杂税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及取消后会产生的严重后果,此文章一出立即得到各地豪强声援。

在刘湛的印象中柳如勤就是个书呆子。

他不像从前刘湛处置的县令那样不得人心,相反柳如勤在大楚百姓的标准里他算得上是好官,办案也相对公正,而且他在文人里还有些地位。

像柳如勤这样的人跳出来反对新政,刘湛便不能再跟从前那样粗暴对待,否则损害的也是刘湛的名声。

此事让宋凤林也颇觉头疼,他可以写一份文章正面驳斥柳如勤但那没有多大的意义。

因为大部分老百姓不识字,而文人士子多为豪强小族的子弟,他们也不会去看驳斥的文章更不会理会。

硬的不行,软的不行,那便只能来阴的,刘湛就不信他能没小辫子。

数日之后,章台县传出了柳如勤爱好画春宫图的流言,传言他书房里有一处暗室,里面珍藏了他多年的画作,全都是见不得光的春宫图和淫词秽曲。

当天流言就传到了柳如勤耳里,他当场整个人都懵了。

这个秘密只有他和几个侍妾知道,这么多年没有走漏半点风声,怎么突然在这个关口传出这样的流言?

柳如勤不傻,他慌忙冲进书房打开暗室,却见暗室里的画全都空了!

柳如勤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晕了过去。

“啧啧,这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刘湛津津有味的一边看一边嫌弃。

“古人诚不欺我啊,这些花式让老子也大开眼界,凤林你看这个,每种姿势还有注解,我去!这老家伙还男女通吃啊,看不出来,看不出来。”

刘湛派人去搜柳如勤书房的初衷只是想搜出些什么便于捏造的诗词,没想到竟有如此惊喜。

“不得不说柳如勤的画工确实上佳,你看这重点部位的细节,毛发根根分明。”刘湛摇头晃脑的品评。

“你要看就看说什么!”宋凤林终究是忍不住开口,丹凤眼都气圆了,白皙的脸也染上了粉红。

刘湛皮痒道:“这不是你不看我只好讲解给你听嘛,都是成年人了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宋凤林咬牙一字一字道:“我,不,想,听!”

“好好,不说不说。”刘湛把画册扔回箱子里,讨好的挨过去问了个讨打的问题。

“凤林,你启蒙的时候是自己看书还是有人教你?”

宋凤林的脸上又添了两分霞色,他瞥开眼不看刘湛。

刘湛笑嘻嘻楼上他肩膀,忍住心里猫爪子在挠似的痒意,凑近了吻他鬓角。“让我猜猜看,你的启蒙老师就是我对不对?”

那眼中的嘚瑟藏都藏不住十分讨打。

宋凤林多少有些恼羞成怒了。“是又怎么样,不是又怎么样?”

宋氏家风严谨,满门下狱那时宋凤林十五岁还没定亲长辈又怎么会为他安排启蒙。

只是他早慧在书院念书时耳濡目染多少知道一些,不过刘湛说的也没错,宋凤林的启蒙老师确实是他。

刘湛知道他脸皮薄也不多逗他,免得把人逗急了晚上不让上炕。

“接下来你想怎么做?”宋凤林问。

刘湛有两个选择,一是以此威胁柳如勤要他再写一篇文章支持新政,二是把这些春宫散布出去让柳如勤身败名裂。

“这么好的佳品不跟大家分享多可惜?”刘湛痞笑。

以他睚眦必报的性格怎么可能就这样放过柳如勤?

当天柳如勤从章台县赶来求见,刘湛避而不见,柳如勤去求沛万善,沛万善只说了一句话让他好自为之便闭门送客。

沛万善一直跟刘记商行合作早就赚得盆满钵满,哪里会看得上苛捐杂税那点小利,柳如勤这般自寻死路,沛万善躲都来不及又怎么会替他求情。

又十日后,柳如勤的佳作通过刘记商行的复刻在岑州六县的各大青楼开始流通。

这些佳作每一幅都有柳如勤的印章和赋诗,为了不让柳如勤有狡辩的余地,刘湛命刘成放出部分真迹。

此事很快在岑州乃至整个北疆引起轩然大波。

百姓面上都在讨伐柳如勤斯文败类伪君子,私底下都抢疯了,更有人重金求真迹。

刘记商行聘请的代笔加班加点赶工,每一批复刻本出来都立即售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