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三千里(324)

作者:慕君年 阅读记录

宋凤林一顿。

“齐云山北面那片丘陵地拿来种麦子和粗粮就极好,最迟明年我一准给你拿下。”刘湛自信满满道。

两人沿着城墙漫步,沿途的士兵纷纷避让行礼。

“我听闻燕王正在向鲜卑用兵。”宋凤林想起商旅带回的消息。

“我已经派出斥候去打探真伪,此番拿下燕军右将军重挫燕贼,是一个好时机,正好明年乘胜追击。”刘湛眼中都是锋芒。

宋凤林知道刘湛不可能停下脚步,若不是给阳关一战后马上就要秋收,怕战火波及百姓赖以生存的稻田,刘湛必定会立即乘胜追击。

待秋收结束之后,时间却又不允许了。

此时给阳关城门外,从晋阳运粮的队伍正好到达,宋凤林准备了足够半年用度的军粮,还有各种军资军备都在陆续发往给阳关。

郭东虎率一万骑兵每日都在给阳关附近跑马,谨防着燕军趁机偷袭。

齐云军这样大的动静,燕军不可能不知道,令刘湛意外的是,驻扎在范阳栎阳两关的燕军主力一直没有动作。

之后日子平静无波,北疆的初雪如期而至。

将军府议事堂里烧着炭盆,诸将刚开完会离开,北风呼呼的掀着帘子,不时有雪花从厚重的布帘子下面吹进来。

“难怪今年燕军没有南下用兵。”刘湛冷笑着放下手中的密信。

宋凤林捧着茶盏暖手。“斥候怎么说?”

“西戎灭了西夏之后占据漠北,又往东进抢了鲜卑胡人的草场,鲜卑胡人被驱赶进入燕国的草场,这不燕王忙着跟鲜卑胡人开战无暇顾及苍霞平原。”

刘湛站起来走到北疆舆图前,他比划着鲜卑胡人和燕国开战的区域,那里正是齐云山通天关西北方向约数百里之地。

这样一比划宋凤林便一目了然。“西戎灭夏,这西北漠北的格局都受了影响。”

刘湛负手而立。“西夏被灭鲜卑胡人被驱逐,西戎占着辽阔的西域和漠北,我原以为西戎之主会迫不及待的南下占据汉中,如今看来倒是低估他了,西戎之主所图不小。”

西戎全盘接收了西夏,西夏的冶金技术不比燕国差,若是西戎改良了武器装备,这一支军队便十分可怕了。

宋凤林全神贯注的看着舆图。“西戎强大威胁周边诸国,不过目前形势于我们有利。”

刘湛点头。“鲜卑胡人与燕人的草场之争,鲜卑胡人没有栖身之所,他们想要维持族群只有在极北这片草场赢得一席之地,除非燕国让步割让草场,否则只会连年起纷争。”

说罢刘湛看着舆图沉吟不语,宋凤林也不再追问。

手中的茶凉了,宋凤林起身到炭炉前换上热茶,刘湛对着舆图想得入神。

忽然刘湛想通了什么。“夫人,你看。”

宋凤林立即放下茶盏过去。

“燕国目前战线分布南北,最南边是苍霞平原,最北边是与漠北交界的那边草场。”刘湛越想越兴奋,他双目炯炯有神的看向宋凤林。

“你猜,如果我们在此时往燕国腹地烧一把火,燕国会如何?”

宋凤林立即的明白了刘湛的意思,他那好看的凤眼里也有着兴奋的光芒。“如此一来燕国腹背受敌必定要做出取舍。”

“没错!”刘湛来到沙盘前推演。

“明年开春,待燕国再次与鲜卑胡人开战,我们的骑兵从通天关北上直捣燕国腹地,同时,在苍霞平原这里安排八万兵攻打范阳关。”

刘湛用兵向来大胆,此策南北同时开战,于齐云军而言是一次考验。

沉吟思考片刻宋凤林才道:“想拿下范阳关只能慢慢消磨,一边围城一边攻城持久对峙,快则一个月慢则三五个月。”

范阳关跟给阳关的大小形制一样,同样的城墙高耸,易守难攻。

刘湛眼中有着赞赏。“我们的骑兵深入燕国腹地便是为了迫使燕王分兵,只要燕王没有多余的兵力注入苍霞平原,我们磨也能把范阳关磨下来。”

“此策可行。”宋凤林点头,又问。“你打算派谁率领骑兵深入燕国腹地?”

刘湛不假思索。“我亲自率领。”

这个回答也在宋凤林的意料之中,曹壮李小连到底还是差些火候,孤军深入敌国腹地,需要极为敏锐的军事判断,稍有不慎便满盘皆输。

除了刘湛目前齐云军还没有一个将领有这个能力。

还有攻打范阳关一战同样重要,不能有半点闪失。

宋凤林压下心中各种担心的情绪,他平静的看着刘湛。“你去吧,苍霞平原还有我,范阳关这一战我会亲自到前线督军,必不会让你失望。”

刘湛本想主动开口请他督战,正犹豫不决时,没想到宋凤林主动提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