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也搞基建+番外(99)

作者:柠檬吖鸭 阅读记录

“远看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倍。

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顶头几盏灯?”

“没有想到简柳一向与院长不对付,他还会用诗出题。”

……

底下的先生又有人在议论两人之间的小八卦。

“三盏。”

吴静香又是妙答,这问题又与明朝程大位的《算学综宗》浮屠增级一样。

简柳吃惊地看着吴静香,有些意外,这题是他昨夜自己路过一寺庙而作出的,根本无人先知问题,世上竟有算学神人?

“简柳你可认输,以后吴静香便是你们算学一道的先生了。”

随着院长的盖棺定论,几人脸色复杂,内心五味杂陈。

“院长慢着,我想自己先生可能只擅长做题,不善于出题。

我这也有一题,若在场的算学的先生能够答出来,变算我输。”

吴静香认真的说道,她要用顶尖的实力,赢得他们的认可。

“所有先生?”

“对!”

大家立即又对吴静香一人之力单挑整个算学起了兴趣。

只见吴静香拿起院长书桌上跟前的棋盘说道,“如今院长有一棋盘,第一个放一粒米,第二个放两粒米,第三个放四粒米,第五个放八粒米,如此类推,当院长放满六十四格,共有几粒米?”

“这还不简单,我去厨房挑一袋米,放进格子数不就清楚。”

底下便有一书学的先生说道。

“简先生,你说呢?”

吴静香微微一笑,对着简柳说道,“你也认为此法可行。”

“从今以后你便是我算学的先生。”

简柳拂袖而去。

“喂,简大家!

你不数数,真的挺简单。”

之前提议数米之人仍不忘说道,“这么轻易认输。”

简柳离去之后,任由算学先生不断地换算,半柱香后,他们仍未给出答案。

“院长棋盘可盛大齐之米。”

吴静香最后将棋盘递给刚才那位建议数米之人,“你可要小心拿好了,你将大齐的粮仓倾尽而出仍旧数不完。”

作者有话要说:

(1)这句话是董仲舒与汉武帝说的。

这章引用的算学题较多,以后吴静香便是太学的女先生了。

以后会有女先生与调皮学生的故事。

也不知啥时候能够收藏够入v,慢慢句着写吧,只要你们不嫌我短小。

第61章

那人脸红耳热,被小辈数落很不服气,气呼道:

“你这小娃娃信口开河,我大齐山河壮丽,良田不知几千倾,从事劳作的百姓以百万计数,岂会连你一个小小的棋盘都装不满。”

“以你之法放置,至多不过百斤而已。”

那人扫过在场的其他算学先生,“他们只是觉得如此数米,显木讷蠢笨,不愿而已。

非要以算学之道数之。”

“好了!”

易钟书出言,“你们不必在争执,静香以后便是我们太学的算学先生。

过几天便正式授课,你们算学尽快安排。”

“你们两随我来。”

易钟书指着吴静香和郑文仲,挥手说道,“你们散去吧。”

易钟书带着吴静香师徒二人,前往太渊阁。

太渊阁乃太学的藏书阁,地处太学最高的地势,登顶便可以俯瞰整个太学。

顶层不作开放,放置的全都是一些珍贵典籍或孤本,只供书院的先生查阅;学生只能在一二层借阅书籍,里边的书籍大多为抄录本,只供学生查阅学习,不具收藏价值。

“文仲,当初你借予的典籍,基本全在这儿了。”

易钟书停在一书架前,随手取了其中的一本书籍翻阅道,“当你若不是有你借予的典籍,太学也不可能在刚刚初建,便能吸引一大批优秀的学生。”

“郑氏一族几百年来的留下的瑰丽精魄全在这里了,他们的荣誉,他们的传承,永不磨灭。”

易钟书指尖摩挲着书本上的字迹,力度极轻,生怕毁坏了书籍,穿透文字陷入了短暂的思绪。

三层共有二三十个书架,不少于万部书籍,陈列整齐,有纸质、绵薄、竹简,甚至有的文字刻在骨头之上,宛如后现代的书籍博物馆。

易钟书所说的暂借,不是赠予,暂借百年。

“这么多书籍我一人也看不过来,保管打理甚是麻烦,与其直接放置家中,瑰丽蒙尘,不如借与太学,共天下有识之士查阅。

我想先祖九泉之下,也会支持我的做法。”

郑文仲凝望着书架上书籍沉醉。

“静香,希望你在太学期间常来太渊阁。”

吴静香在太学教书,郑文仲也留在太学,他原本就是太学的先生,只能算正常的回归教学。

接下来的日子,郑文仲与易钟书和一大帮太学的先生,一起研究启蒙读物,反而没有吴静香这位创始者的事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