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做县令+番外(296)

作者:招展 阅读记录

马文升不心疼五十万两白银, 但他绝对不允许其中一钱一分落入李广的口袋里。

“不从国库出,也不从百姓身上出,不如从你们这些人的口袋里出。”朱祐樘眯起眼睛。

群臣表情各异, 不约而同保持了沉默。

“怎么?”朱祐樘笑了,“不愿意?”

谏官首先出列,慷慨激昂道:“为皇上分忧,谋天下百姓之福,臣愿捐五十两。”

有了打头的人,其他官员七嘴八舌,都说要捐。

五十两、八十两、一百两……说什么的都有。

朱敬守默默坐回自己的位置,单手撑着头,闭眼听大殿上的朝臣报数。

众人说了一会儿,见皇上和庆王都没说话,渐渐安静了下来。

朱敬守缓缓睁眼,说:“一百两还好意思拿得出手?”

他扫视四方,视线所到之处只能看到一片帽子顶。

“打发叫花子呢?”

“本王出一千两,剩下的你们自己看着办。”

朱祐樘满意地点点头,转头换上严肃的表情,对着下面乌压压的大臣,语气严厉,说:“朕每年拨你们俸禄,到头来爱卿们还真是大方,一出手就是五十两。”

“李大人呢?”

李广连忙跪下,半天说不出话。

怎么说着说着,就变成由大臣出银子了?该死的庆王,现在局势全掌握在他手里了。

“臣日夜侍奉皇上,实在是身无长物,唯有亲自前往监工,以报皇恩。”

朱祐樘还惦记着毓秀亭和天书,并未太为难李广,答应下他的请求。

“李爱卿,可莫要让朕失望啊。”

李广擦了擦头上的薄汗,称是行礼后退下。

此时局势已定,银子不用从国库中出,该是沐青天出场了。

“启禀皇上,臣有一计。”

朱祐樘面无波澜,好像早知道沐青天会有所行动。

“说。”

“庆王殿下的话并未全无道理,不如将两者结合,由京城富商自愿出钱,再加上大臣们的银两,足够凑齐五十万两。”

大臣队伍末尾有人小声不满道:“说的倒是轻松,那你准备出多少银子?”

朱祐樘眼神凌厉,准确地抓到了发牢骚的大臣。

“何人窃窃私语,不敢正大光明地说吗!”

谁都不敢应声,刚刚那个嘴快的大臣也在朱祐樘的视线下瑟瑟发抖。

“过了个年,朕倒有些不认识你们了。”

两兄弟一唱一和,压的那官员膝盖一软,跪在地上求饶。

“臣,臣失仪,请皇上恕罪。”

“掌嘴。”朱敬守就看不得别人议论他的人,更别说议论到沐青天头上。

内侍察言观色,见皇上没有制止的意图,快步上前把人架起来左右开弓。

沐青天一直拱手躬身,没有看身后发生了什么。

等惩罚完,那个大臣也晕了过去,直接被拖出殿外。

“既然是臣提出的这个办法,臣当然也会捐。”

说到这里,沐青天不好意思地笑笑。

“臣祖籍苏州,父亲经商,攒了些银子。此次修缮断桥,臣愿捐出五百两。”

嗬!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

不是他们拿不出五百两,是没有人愿意为了修个断桥拿出五百两。沐青天这么开口,是把他们架到了火盆上。

“不仅如此,这五十万两不止是为修建断桥,还包括了功德像。”

“功德像?”朱祐樘来了兴趣。

沐青天掷地有声。

“所有捐过银两的富商和大臣,都能得到一座‘功德像’,由百姓供奉香火。”

在古代,能立功德像建功德庙,那是极为有面子和荣光的一件事。

不少官员都心动了。

他们年事已高,几乎没有再升迁的可能,如何在史书上留名?可要有了功德像,就能流芳千古。

朱祐樘满意地笑了,说:“还是你聪明。”

“就按沐大人说的去做,各部不得有误。”

“皇上圣明。”

下朝后,李广面色阴沉,叫住了正准备离开的沐青天。

“沐大人,关于断桥修缮一事,本官还有些不明白的地方,可否移步?”

马文升站在远处望了眼,收回视线,手下摩挲拐杖的频率更快了。

“今天的朝廷,真是暗流涌动啊。”叶淇走上来叹息道。

“你觉得,其中有几方势力?”马文升问。

“两方。”叶淇看起来挺高兴,“这下不用从国库出银子了。”

马文升沉吟片刻,舒展开眉头。

——

“朱敬守的事,你怎么没说。”

李广是来兴师问罪的。

沐青天装作惶恐的样子,说:“这件事我从未与他说,按理他不该知道的。”

李广脸色越来越难看。

难道是皇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