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官的自我修养+番外(218)

前朝末期,朝廷上下贪腐成风,所有人眼睛里都只看得到利益,只要喂饱了朝中的皇帝和官员,地方上的事情,他们是半点都不会管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江南的世族渐渐做大,他们彼此联络,虽然不至于在江南划地为王,但是也相差不远了。

为了维持这种超然的地位,他们组织商队,将江南各种丰富的物产贩售到别处,又将别处的特产带回来。因为上下都打点过,自然一切顺利。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行商的利润远比预想中的要大得多。

尤其是丝绸这种硬通货,价格连年上涨,走一趟能赚到十倍以上的利润。这还不包括进献上去的那一部分。

自那之后,江南的行商的风气高涨,世家也就开始鼓动百姓改稻为桑。原本的“天下粮仓”,到后来连本地人都养不活了,只能从外地进购食物。但即使如此,种桑养蚕织布,也依旧比种粮食划算得多。

直到全天下的粮食储备都开始不足,粮价成倍上涨,直接动摇了整个前朝的根基,让大魏趁乱而起。

然而在各地义军打生打死的时候,江南的世族们却依旧不慌不忙,他们四处下注,卖给义军各种必须的资源和粮食,这样,不管最终是谁胜出,他们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事实也的确如此。大魏立国之后,对江南的掌控力度始终很弱。先帝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才稍微改善了一些,但桓衍一上位,就又将这里弄得乱七八糟。

现在,这里确实已经是一片泥沼。

“江南岌岌可危”,这其实只是对朝廷而言。那些日子过不下去的百姓忍无可忍,掀起叛乱,闹出了不小的声势,甚至已经占据了一部分地盘,有模有样地开始发展。

朝廷对于怎么处置这些百姓,本身就是有争议的。有人觉得都是乱民,那就绝不能饶恕。但也有人觉得他们都是日子过不下去,无路可走才会叛乱,但凡有一口吃的,谁会豁出命去呢?

再说,江南几州之地,乱民毕竟只有那么一小撮。可更多的百姓虽然没有参加叛乱,却都在看着朝廷要怎么处置这件事。

要是朝廷寒了他们的心,说不准立刻就有别处的百姓揭竿而起,呼应之前的乱民。

所以现在,朝廷只能是围而不打,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之中。

不过事实上,还有一个外间不知道,但对朝廷官员而言更尴尬的情况,那就是当地驻军经过世族那么多年的渗透,早就已经跟他们成了一丘之貉,如今早就不是朝廷能指挥得动的了。

不管下什么命令,他们那边都有办法给撅回来。这也就算了,毕竟这些官员也不是很想打仗。偏偏驻军还借着出兵的借口,要人要钱要粮,还不能不给。

所以官府内部,也是乌烟瘴气、一盘散沙,很难有什么建树。

至于当地各大世族,看上去是他们逼反了指责写百姓,处境十分危急。但实际上,他们有建筑精密的城堡,有训练有素的私兵,掌握着江南绝大部分的资源,所谓的慌乱只不过是做出来给人看的,实际上依旧稳坐钓鱼台,半点都不担忧。

甚至现在这种局面,才是他们乐意看到的。

朝廷出面来帮他们平定叛乱,不用他们自己花费一兵一卒,就能将乱民给收拢了。但这些乱民,朝廷不可能全都处死,也找不到办法安置,最后终究还是要求助于他们这些本地的世族。

到时候,他们就可以以接收朝廷俘虏为名,获得一大批的劳力,而且还是不需要发工钱的那种。

而这些人原本其实都是江南的百姓,那么本来属于他们的土地,自然也就成了无主之物,轻易就被这些世族兼并,壮大自身。

除此之外,他们甚至还能从朝廷那里拿一份安抚和奖赏。

可以说,江南乱了这么一场,所有的好处都被他们攥在了手里。任何想要改变这种局势的人,自然也都是他们的敌人。

所以,这才是江南如今看起来一片乱纷纷,却没个人伸手去管的根本原因。

桓羿身份敏感,而且他到江南来的职责是赈灾,并没有资格插手当地的政务管理,他要去管这事,名不正言不顺,说不定还要把自己给搭进去,所以潘会才竭力劝阻。

听他说得这么仔细,桓羿不由惊讶,“听起来,你对江南的局势看得倒是很清楚,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到这里来?”

以他的身份来说,如果自己不愿意,有的是办法推掉这份差事。

“殿下千金之躯,不也来了?”潘会反问。

桓羿摇了摇头,他跟潘会可不一样。潘会有选择,而他没有。不过,到这里来,也确实是他自己的想法。这么想着,他便笑道,“既然如此,你就更不该阻止我了。江南的乱象持续了几十年,以后总不能也这样下去。”

衣青箬小说推荐: